[实用新型]一种利用光唇鱼养殖尾水流水培育壶状臂尾轮虫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337508.8 | 申请日: | 2020-07-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848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 发明(设计)人: | 张悦宁;张金萍;石浩屿;曹郡文;俞佳茜;王晚莹;李怡宏;赵波;储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K61/20 | 分类号: | A01K61/20;B01D35/02;A01K63/04 |
| 代理公司: | 宁波甬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28 | 代理人: | 王树镛 |
| 地址: | 316001 浙江省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光唇鱼 养殖 水流 水培 育壶状臂尾 轮虫 装置 | ||
1.一种利用光唇鱼养殖尾水流水培育壶状臂尾轮虫的装置,包括养殖池(1)、挡鱼板(2)、沉淀池(3)、第一底排(4)、外源饵料提供池(5)、出口(6)、轮虫养殖池(7)、增氧机(8)、第二底排(9)、过滤网出口(10)、第一PVC进水管道(11)、第一循环泵(12)、第一出水管道(13)、菌类培养池(14)、第二PVC进水管道(15)、第二循环泵(16)、第二出水管道(17)、第一排水管道(18)、第二排水管道(19),其特征是:所述养殖池(1)右侧壁上设有挡鱼板(2),挡鱼板(2)右侧安装有沉淀池(3),沉淀池(3)底部安装有第一底排(4),第一底排(4)出口安装在外源饵料提供池(5)上,外源饵料提供池(5)左侧壁设有出口(6),出口(6)左侧安装有轮虫养殖池(7),轮虫养殖池(7)装有增氧机(8),轮虫养殖池(7)上安装有第二底排(9),第二底排(9)位于沉淀池(3)内,轮虫养殖池(7)内安装有过滤网出口(10),过滤网出口(10)下安装有第一PVC进水管道(11),第一PVC进水管道(11)末端安装有第一循环泵(12),第一循环泵(12)出水口安装有第一出水管道(13),第一出水管道(13)末端安装有菌类培养池(14),菌类培养池(14)内安装有第二PVC进水管道(15),第二PVC进水管道(15)末端连接安装有第二循环泵(16),第二循环泵(16)出口安装有第二出水管道(17),第二出水管道(17)末端安装在轮虫养殖池(7)上,轮虫养殖池(7)底部安装有第一排水管道(18),外源饵料提供池(5)底部安装有第二排水管道(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光唇鱼养殖尾水流水培育壶状臂尾轮虫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轮虫养殖池(7)和外源饵料提供池(5)总面积与沉淀池(3)面积相当;轮虫养殖池(7)和外源饵料提供池(5)内都培养有浮游植物;增氧机(8)保证轮虫养殖池(7)内的水体溶氧大于3mg/L;外源饵料提供池(5)左侧的出口(6)与轮虫养殖池(7)齐平,外源饵料提供池(5)与轮虫养殖池(7)相通,根据情况将饵料排入轮虫养殖池(7)内,以提供足够的饲料供轮虫利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光唇鱼养殖尾水流水培育壶状臂尾轮虫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过滤网出口(10)上安装有150目过滤网;在菌类培养池(14)中利用鱼饵残渣等培养光合细菌,根据情况将菌类培养池(14)培育出的光合细菌排回轮虫养殖池(7)中,有效降低过高的pH和溶氧,减小轮虫对浮游植物的压力,长期保持池水的肥度和良好的水质,建立起良性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3750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