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城市空气质量数据手持采集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336449.2 | 申请日: | 2020-07-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807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 发明(设计)人: | 庄丽杰;于海食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洋 |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李佼佼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城市 空气质量 数据 手持 采集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城市空气质量数据手持采集设备,涉及空气质量检测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壳体的端面安装有进气部和出气部;壳体的正面安装有显示屏和控制按钮;壳体的背面开有弧形槽,弧形槽的相对两侧边上安装有带体;壳体的底面开有安装槽,安装槽内转动安装有支撑板,安装的支撑板可收纳在安装槽内。本实用新型通过壳体背面设有的带体便于进行手持,另外壳体的底面安装有支撑板,通过翻转支撑板,便于实现壳体的竖直放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质量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城市空气质量数据手持采集设备。
背景技术
空气质量检测是指对空气质量的好坏进行检测,空气质量的好坏反映了空气中染物浓度的高低,空气污染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在特定时间和地点空气污染物浓度受到i多因素影响,来自固定和流动污染源的人为污染物排放大小是影响空气质量的最主要因美之一,其中包括车辆、船舶、飞机的尾气、工业企业生产排放、居民生活和取暖、垃圾焚烧等城市的发展密度、地形地貌和气象等也是影响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空气质量检测设备常见的空气质量检测器具之一。
现有的空气质量检测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难以对空气质量检测设备进行合理的三持,使用极不方便,极易发生滑落的现象,甚至会造成空气质量检测设备的摔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城市空气质量数据手持采集设备,通过壳体背面设有的带体便于进行手持,另外壳体的底面安装有支撑板,通过翻转支撑板,便于实现壳体的竖直放置,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相关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城市空气质量数据手持采集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端面安装有进气部和出气部;所述壳体的正面安装有显示屏和控制按钮;所述壳体的背面开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相对两侧边上安装有带体;所述壳体的底面开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转动安装有支撑板,安装的支撑板可收纳在安装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按钮包括选择键、确认键以及电源键。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部包括进气嘴和金属氧化气室,所述金属氧化气室啮合安装在壳体进气检测端口,所述金属氧化气室的进气口啮合安装于进气嘴。
进一步地,安装后的所述支撑板向壳体背面翻转,所述支撑板的翻转角度在0-180°。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相对两端面一端设有与安装槽上轴孔铰接的轴体,所述支撑板相对两端面对的另一端设有凸起,所述凸起与安装槽相对两侧面上的定位孔配合。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壳体背面设有的带体便于进行手持,另外壳体的底面安装有支撑板,通过翻转支撑板,便于实现壳体的竖直放置。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壳体,101-弧形槽,102-安装槽,2-显示屏,3-控制按钮,4-进气嘴,5-金属氧化气室,6-出气嘴,7-支撑板,701-凸起,8-带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洋,未经王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364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薄膜分条裁切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铝合金板的带有缓冲结构的冲孔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