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轴流通风机低噪机壳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334916.8 | 申请日: | 2020-07-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293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 发明(设计)人: | 姚永利;陈琳琳;李宏安;陈余平;周根标;杜国栋;田玉宝;张红武;王水霞;翟晓宁;李晓辉;徐金;任雷;高新华;于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D29/66 | 分类号: | F04D29/66;F04D29/52;F04D29/54 |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王孝明 |
| 地址: | 71007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流 通风机 机壳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轴流通风机低噪机壳,包括同轴设置的机壳外筒和机壳内筒,机壳外筒为双层共振结构,包括外层筒板和内层筒板,外层筒板和内层筒板之间通过支撑筋架分割为多个共振腔,支撑筋架上开设有去重孔;与机壳内筒对应的每个共振腔的内层筒板上设置有多个穿孔,与安装在机壳内筒前端的叶轮相对应的共振腔的内层筒板上不设置穿孔;机壳外筒和机壳内筒之间安装有多个后导流叶片,后导流叶片采用单圆弧叶片;本实用新型的通风机机壳的机壳外筒采用双层机壳结构,无填充吸声材料,仅利用共振腔对特定频率的窄带噪声进行消除,从而达到机壳辐射噪声的大幅度降低;同时,对后端管道降噪提供极好的支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风机领域,涉及轴流通风机机壳,具体涉及一种轴流通风机低噪机壳。
背景技术
从声音的物理特征来判断,所有声强和频率无规则变化的声音都可定义为噪声。噪声会造成人们的听力损伤、人体疾病、影响日常生活等。同时在工作中,噪声会降低劳动生产率。更有甚者,高强噪声会损坏建筑物或设施。
风机作为一种动力设备,属于高噪声源。由于许多移动式装备(如机车、船舶、飞机等)对装载设备的尺寸和重量都有严格的限制,所以对通风机的噪声控制就显得更加困难。通风机根据不同结构形式可分为轴流式和离心式。轴流通风机在噪声控制方面,优化叶片型线虽然是降噪途径之一,但要兼顾风机性能,叶片降噪就具有局限性;而在机壳等定子部件设计中考虑隔噪、吸噪等措施,就能够取得较为明显的降噪效果,同时也方便实施。在降噪的同时,要严格控制零部件的尺寸和重量,因此一种轻型低噪轴流通风机的发明成为这种特定要求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轴流式通风机通常为单层筒形机壳。为了适应低噪的要求,机壳通常做成厚板材卷制焊接而成,或者用铸造机壳,降噪效果更好一些。但对于移动式装备搭载的轻型的要求,单纯地依靠机壳壁厚隔声明显不能实现目标。
低噪风机中的双层壳体是采用较为普遍的手段,对于可查询到的已有技术,其原理主要分两大类:一是采用双层真空壳体,利用真空阻断的原理,达到降噪的效果;二是采用双层共振腔加吸声材料,利用有限的抗性消声加主要的吸声作用,达到降噪目的。
轴流式通风机要达到指定的低噪声指标要求,圆筒形的机壳厚度要足够厚才有可能起到隔声效果。可在严格的外形尺寸和重量限定的前提下,这足够的厚度是不可能实现的。虽然铸造机壳的降噪效果会好一些,但其周期和开模成本都不具备优势。同时,单一靠壁厚的隔噪设计也不能达到整个系统的真正降噪,只是暂时在风机段隔离了噪声,可噪声在后端的管道中仍然存在并持续传播,对系统降噪是十分不利的。
而对于双层真空壳体,在批量小、成本低的轴流通风机上应用不具备可行性。对于双层共振腔加吸声材料,这种方式的重点还是利用吸声材料的作用,达到降噪目的。但对于特殊场合,非金属的吸声材料是不能够采用的。同时,这种配合吸声材料的双层结构共振腔,开孔率较高,通常都在25%以上,才能配合达到吸声效果;也因此,这种双层结构的抗性降噪的作用就非常有限,单独使用基本没有实施的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流通风机低噪机壳,解决现有技术中设计的轴流通风机机壳在外形尺寸和重量限定的前提下,降噪效果不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轴流通风机低噪机壳,包括同轴设置的机壳外筒和机壳内筒,机壳外筒的轴向长度大于机壳内筒的轴向长度,机壳外筒的后端和机壳内筒的后端平齐设置,机壳内筒用于安装电机,机壳外筒内机壳内筒的前端用于安装通过电机带动的叶轮;
所述的机壳外筒为双层共振结构,包括外层筒板和内层筒板,外层筒板和内层筒板之间通过支撑筋架分割为多个共振腔,支撑筋架上开设有去重孔;
与机壳内筒对应的每个共振腔的内层筒板上设置有多个穿孔,与安装在机壳内筒前端的叶轮相对应的共振腔的内层筒板上不设置穿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349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工程管理夜用警示器
- 下一篇:一种可调吊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