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CC结构调心滚子轴承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332521.4 | 申请日: | 2020-07-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722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 发明(设计)人: | 吴林;王起君;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中冶光洋轴承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C19/38 | 分类号: | F16C19/38;F16C19/52;F16C33/48;F16C33/58;F16C33/66 | 
| 代理公司: | 沈阳易通专利事务所 21116 | 代理人: | 于丽丽 |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cc 结构 滚子 轴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技术领域,CC结构调心滚子轴承,包括内圈、外圈、双列滚子、保持架和隔圈,其中双列滚子设置在内圈和外圈之间,且滚子设置在保持架之间,双列滚子之间形成空腔,该空腔由保持架分隔成靠近外圈的第一空腔和靠近内圈的第二空腔,所述隔圈设置在第二空腔内,外圈设有注油孔,注油孔的内侧端口与所述第一空腔相对,保持架上设有连通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的通道,内圈外环面中部设有齿状支撑带,隔圈上开设有若干个沿隔圈径向设置的过油孔,该过油孔的外侧端口与通道相对,过油孔的内侧端口与所述齿状支撑带相对。本轴承注入的润滑油可快速流动到内圈滚道处,并可在浸润内圈滚道后携带金属屑等杂质排出轴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技术领域,特别是CC结构调心滚子轴承。
背景技术
调心滚子轴承具有双列滚子,外圈有1条共用球面滚道,内圈有2条滚道并相对轴承轴线倾斜成一个角度。该轴承除能承受径向负荷外,还能承受双向作用的轴向负荷。
现有调心滚子轴承注油孔设置在外圈上,在双列滚子之间设置隔圈,通过注油孔向轴承内部注油后,润滑油进入到内圈和外圈之间的空腔内,因隔圈的设置,使得内圈与滚子在相对滑道较长时间之后,润滑油才能进入到内圈的滚道处,因隔圈设置润滑油流动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CC结构调心滚子轴承,其内部注入的润滑油可快速流动到内圈滚道处,并可在浸润内圈滚道后携带金属屑等杂质排出轴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CC结构调心滚子轴承,包括内圈、外圈、双列滚子、保持架和隔圈,其中双列滚子设置在内圈和外圈之间,且滚子设置在保持架之间,双列滚子之间形成空腔,该空腔由保持架分隔成靠近外圈的第一空腔和靠近内圈的第二空腔,所述隔圈设置在第二空腔内,所述外圈设有注油孔,所述注油孔的内侧端口与所述第一空腔相对,所述保持架上设有连通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的通道,所述内圈外环面中部设有齿状支撑带,所述隔圈上开设有若干个沿隔圈径向设置的过油孔,该过油孔的外侧端口与通道相对,过油孔的内侧端口与所述齿状支撑带相对。
作为优选的,所述齿状支撑带的齿底与内圈的滚道平滑过渡。
作为优选的,所述齿状支撑带的高度与隔圈的高度比为1∶6-1∶10之间。
作为优选的,所述保持架与内圈的接触位置开设若干个排油口。
作为优选的,所述保持架与所述内圈间隙配合。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轴承通过在保持架上设置通道、隔圈上设置注油孔、以及优化内圈结构形成齿状支撑带三个技术方案的配合,使得从注油孔注入的润滑油可快速进入到内圈滚道处,充分润滑滚道和滚子配合面。
在保持架上外侧设置的排油口,在润滑油充分润滑后,可携带杂质和部分自身产生的金属屑通过润滑油携带从排油口排出,起到移动的清洁、散热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CC结构调心滚子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0-内圈,11-齿状支撑带,20-外圈,21-注油孔,30-滚子,40-保持架,41-通道,42-排油口,50-隔圈,51-过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技术方案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方案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不是要限制本技术方案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中冶光洋轴承有限公司,未经沈阳中冶光洋轴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325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排杂能力的调心滚子轴承
 - 下一篇:一种平缝机及其夹线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