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塞规检测的装夹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331441.7 | 申请日: | 2020-07-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319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 发明(设计)人: | 郝云飞;邱金渭;何风波;冯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人本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人本集团有限公司;杭州轴承集团有限公司;杭州人本轴承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B5/00 | 分类号: | G01B5/00;B25B11/00 |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于艳玲 |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塞规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塞规检测的装夹装置,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用于供塞规穿过的定位孔,所述安装座于定位孔周向设置有用于将塞规规定在定位孔的定位件,所述定位件为两个并分设在定位孔前后两端。可以有效对塞规进行装夹,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提高检测效果和检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仪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塞规检测的装夹装置。
背景技术
塞规是一种量具,常用的有圆孔塞规和螺纹塞规。圆孔塞规做成圆柱形状,两端分别为通端和止端,用来检查孔的直径。螺纹塞规是测量内螺纹尺寸的正确性的工具。在完成塞规的生产后,需要对塞规的精准度进行测试,然而目前塞规的检测存在以下问题,目前微孔塞规的通止端使用部位都又细又长,满足了使用工况,同样提升了检测校准难度;同时目前的塞规装夹不良,直接影响着检测,校准中的滑摔和碰撞,同样容易导致塞规有效部位脆断,使得塞规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塞规检测的装夹装置,可以有效对塞规进行装夹,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提高检测效果和检测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塞规检测的装夹装置,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用于供塞规穿过的定位孔,所述安装座于定位孔周向设置有用于将塞规规定在定位孔的定位件,所述定位件为两个并分设在定位孔前后两端。
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塞规置于安装座上的定位孔,进行检测校准,有效避免校准中的滑摔和碰撞,防止塞规有效部位脆断,并且结构简单,利于实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定位件设置为定位螺钉,所述安装座与定位孔外壁上设置有若干固定通孔,所述定位螺钉与固定通孔螺纹配合。避免校准中的滑摔和碰撞,避免塞规有效部位脆断。
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这样设置,通过多个定位螺钉进行抵触固定,结构简单,利于实现,操作便捷,有效实现对塞规的固定,便于后续夹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定位件包括转动盘和若干夹持叶片,所述定位孔外周壁上沿定位孔径向设置有数目与夹持叶片相同的导向槽,所述转动盘转动设置在安装座上对应导向槽位置,所述转动盘外周面上设置有数目与夹持叶片相同的牵引槽,所述牵引槽呈弧形设置,所述夹持叶片设置在转动盘与导向槽之间,所述夹持叶片一侧向对应牵引槽中延伸有驱动块,所述驱动块与牵引槽滑移配合,所述夹持叶片另一侧向对应导向槽中延伸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与导向槽滑移配合,所述安装座上开设有用于供转动盘转动的滑槽,所述牵引槽和导向槽穿出滑槽设置。
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这样设置,通过这种定位件结构,夹持叶片上的驱动块与牵引槽滑移配合,同时夹持叶片上的导向块与导向槽滑移配合,从而通过转动转动盘,实现夹持叶片在定位孔位置的收拢和张开,从而适配不同尺寸的塞规,并且可以保证定位的塞规处于中心位置,更加便于后续检测操作,同时这种结构简单,利于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用于塞规检测的装夹装置的第一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包括安装座1,所述安装座1上设置有用于供塞规穿过的定位孔11,所述安装座1于定位孔11周向设置有用于将塞规规定在定位孔11的定位件,所述定位件为两个并分设在定位孔11前后两端。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塞规置于安装座1上的定位孔11,进行检测校准,有效避免校准中的滑摔和碰撞,防止塞规有效部位脆断,并且结构简单,利于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人本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人本集团有限公司;杭州轴承集团有限公司;杭州人本轴承有限公司,未经人本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人本集团有限公司;杭州轴承集团有限公司;杭州人本轴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314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