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金属3D打印过滤循环机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330885.9 | 申请日: | 2020-07-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630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 发明(设计)人: | 郑俊;麻云德;黄理阳;丁清伟;丁培强;姬小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五星珑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B01D46/00;B01D46/24;B01D46/44;B22F3/10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1021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打印 过滤 循环 | ||
本申请涉及一种金属3D打印过滤循环机,其包括过滤机构、回收机构和管道组件,过滤机构包括滤筒、滤芯和挡板,滤芯和挡板均设置在滤筒内,滤筒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挡板设置在进气口和滤芯之间,管道组件包括进气管、出气管和循环风机,进气管的一端与进气口连通,另一端与金属3D打印机出气端连通,出气管进气端与滤筒的出气口连通,出气管出气端通过循环风机与金属3D打印机的进气端连通,回收机构位于滤筒的出料端处。本申请具有使重量较大的烟尘由于重力沉降作用下落回收,较轻的烟尘被滤芯吸附,滤芯各部位吸附效率均衡且吸附效率高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打印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金属3D打印过滤循环机。
背景技术
金属3D打印是以金属粉末作为打印原料,按照设计模型利用激光束的高温对特定区域的金属粉末进行烧结,从而制得具有特定结构的产品,整个打印加工过程需要在充满惰性气体保护的加工室中进行,以避免金属粉末在高温下与活泼气体发生反应,甚至发生爆炸,从而保证加工过程的安全性。
金属粉末烧结过程中会产生含烟尘气体,传统的过滤机构一般包括滤筒和滤芯,滤筒上设置有含烟尘气体的进气口,滤筒内设置有用于吸附烟尘的滤芯。在过滤过程中,含烟尘气体会通过进气口进入过滤装置内部,滤芯吸附气体中的烟尘,但是大部分大颗粒烟尘会被朝向进气口一侧的滤芯吸附,长期使用后,滤芯会出现局部吸附效率变慢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过滤机构的过滤效果,且保证滤芯的吸附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金属3D打印过滤循环机。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金属3D打印过滤循环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金属3D打印过滤循环机,包括过滤机构、回收机构和管道组件,所述过滤机构包括滤筒、滤芯和挡板,所述滤芯和挡板均设置在滤筒内,所述滤筒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挡板设置在进气口和滤芯之间,所述管道组件包括进气管、出气管和循环风机,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与进气口连通,另一端与金属3D打印机出气端连通,所述出气管进气端与滤筒的出气口连通,所述出气管出气端通过循环风机与金属3D打印机的进气端连通,所述回收机构位于滤筒的出料端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含烟尘气体通过进气管从金属3D打印机的出气端进入滤筒内,由于滤筒内的体积相对于进气管来说突然变大,气体在滤筒内的流动速度由快变慢,通过重力沉降作用使得含烟尘气体中大颗粒或重量大的烟尘落入到滤筒出料端的回收机构中,其余较轻的含烟尘的气体继续在滤筒内向上走,直到气体中的其余烟尘被滤芯吸附,将气体中的气体进行过滤处理,干净的气体在循环风机的作用下,通过出气管再次回到金属3D打印机中,实现气体的循环;其中,挡板的设置,能够阻挡进气口进入的含烟尘气体直接向滤芯冲击,避免大颗粒烟尘和小颗粒烟尘被吸附在滤芯朝向进气口的一侧上,避免出现滤芯局部吸附烟尘较多、其余部位则吸附烟尘较少的情况,能够防止滤芯在长期使用后,出现局部吸附效率变慢的现象。
优选的,所述挡板呈圆筒状设置,所述挡板的轴线方向与滤筒的轴线方向重合,且所述挡板的直径小于滤筒的直径,所述回收机构位于滤筒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筒状的挡板与滤筒的内侧壁围合形成一级过滤区,挡板内壁形成二级过滤区,滤芯置于二级过滤区内;如此设置,能够形成螺旋向的一级过滤区,提高含烟尘气体在一级过滤区内的沉降时间,提高一级过滤区内的过滤效果。而且能够让大颗粒烟尘的过滤和小颗粒烟尘的过滤区分开来,使得滤芯中吸附的大部分为小颗粒烟尘,降低滤芯被大颗粒烟尘快速堵塞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提高滤芯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进气口的进气方向与滤筒相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含烟尘的气体从进气口进入滤筒后,能够沿着滤筒的内侧壁流动,使得气体形成螺旋的流动方向,增加含烟尘气体在滤筒内的流动时间,降低气体在滤筒内的流动速度,提高过滤效果。
优选的,所述滤筒下端设置有锥形的下料斗,所述下料斗的下端连接回收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五星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五星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308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矿山用可视区域安全防护装置
- 下一篇:氢气与三氧气体输出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