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327706.6 | 申请日: | 2020-07-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228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 发明(设计)人: | 邓诗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辰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L53/60 | 分类号: | B60L53/60;B60L53/66;B60L53/31 |
| 代理公司: | 南宁东之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5128 | 代理人: | 杨秋慧;汪治兴 |
| 地址: | 530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交流 充电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包括落地立柱、挂壁式外壳和充电枪,所述挂壁式外壳内置控制单元、计量模块、4G网络通信模块和交流继电器;所述挂壁式外壳的正面设有读卡器、人机交互模块和二维码支付模块;所述读卡器用于获取RFID卡的信息并将上述信息发送至控制单元;所述计量模块用于计量电网和充电枪连接电动汽车的用电情况;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计量模块、4G网络通信模块、交流继电器、读卡器、人机交互模块和二维码支付模块,并用于通过获取计量模块获取的用电情况判断是否出现故障;所述人机交互模块用于按时计费和按充满计费两种充电模式的设置,还用于显示故障提示。本实用新型能够及时了解充电信息,能灵活选择充电模式,不会充电不够或过充,具备故障提醒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新能源汽车以污染气体排放量少、高能效、低噪声、低运行成本的显著优点,正逐步取代普通的燃油汽车。在众多新能源汽车中,电动汽车以“零排放”等优点成为汽车市场的新兴宠儿。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引导和企业的广泛参与下,电动汽车行业发展迅猛,相应的配套充电设施需求也在不断增大。但现有的充电设施大多使用功能比较单一,不够人性化,用户在充电桩对汽车充电过程中无法及时知道已充电量和时间是多少,是否充电完成等信息,造成驾驶员等待时间过长而又不能离开。同时,一般充电桩只能按时间计费,用户无法灵活选择充电模式。若时间选择得少,则可能造成电动车充电不够的问题;若时间选择得多,不仅浪费时间和金钱,还可能造成电动汽车过充。在充电过程中,一般充电桩不具备故障提醒的功能,充电桩和充电枪出现故障并不容易发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背景技术中描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及时了解充电信息,能灵活选择充电模式,不会充电不够或过充,具备故障提醒功能的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
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包括落地立柱、挂壁式外壳和充电枪,所述挂壁式外壳内置控制单元、计量模块、4G网络通信模块和交流继电器;所述挂壁式外壳的正面设有读卡器、人机交互模块和二维码支付模块;所述挂壁式外壳的侧面设有故障指示灯;所述计量模块连接交流继电器;所述交流继电器连接充电枪;所述读卡器用于获取RFID卡的信息并将上述信息发送至控制单元;所述计量模块用于计量电网和充电枪连接电动汽车的用电情况;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计量模块、4G网络通信模块、交流继电器、读卡器、人机交互模块和二维码支付模块,并用于通过获取计量模块获取的用电情况判断是否出现故障;所述人机交互模块用于按时计费和按充满计费两种充电模式的设置,还用于显示故障提示;所述二维码支付模块用于生成二维码;所述4G网络通信模块用于与数据服务器进行通信;
所述计量模块包括电压电流采集电路和电能计量单元;所述电压电流采样电路包括电压信号采集模块和电流信号采集模块;所述电压信号采集模块和电流信号采集模块均连接A/D转换模块;所述A/D转换模块连接电能计量单元;所述电能计量单元能够测量电网及充电枪连接电动汽车的电压和电流的瞬时值、电压和电流的有效值、功率和能量,并发送至控制单元;
所述控制单元分别连接充电枪、计量模块、4G网络通信模块、交流继电器、读卡器、二维码支付模块和人机交互模块;所述控制单元分别连接充电枪、计量模块、4G网络通信模块、存储器、交流继电器、读卡器、故障指示灯和人机交互模块。
特别的,还包括输入断路器,所述输入断路器分别连接电网、计量模块和控制单元,用于开启或关闭整个交流充电桩。
特别的,所述落地立柱上设有绕线柱;所述挂壁式外壳上设有安装充电枪的安装架。
特别的,所述挂壁式外壳的侧向表面设有急停按钮;所述急停按钮连接控制单元。
特别的,所述人机交互模块和二维码支付模块合为一体,采用电容式触摸显示屏。
特别的,所述4G网络通信模块的型号为SIM7600CE。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辰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西辰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277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智能刑侦现场痕迹勘查仪
- 下一篇:燃煤流动性观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