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隔离型串行总线通信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327631.1 | 申请日: | 2020-07-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091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 发明(设计)人: | 刘健;司雪圆;任亮;孟晓脉;郭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3/42 | 分类号: | G06F13/42 |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胡健男 |
| 地址: | 10019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离 串行 总线 通信 电路 | ||
本实用新型一种隔离型串行总线通信电路,隔离电容、匹配电阻、限流电阻、电源偏置电阻;本实用新型巧妙地利用电容特性,实现了串行总线通信源端和终端的隔离,利用电容的隔直特性,有效阻断了总线上的共模电流路径,消除了可能存在的大共模电流损坏终端端口的风险,为终端端口提供了有效防护,极大提高了串行总线通信的可靠性;利用电容的“通交”特性,避免了光耦隔离方案中通信速率无法提高及磁隔离方案中磁饱和等问题,保证了高传输速率下终端端口信号的可靠接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离型串行总线通信电路,属于隔离型串行总线通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星载系统中,RS422、CAN、LVDS等串行总线通信是各单机设备间重要的数据交换方式,具有成本低、抗干扰能力强、传输距离远、传输速率高等特点,常作为系统总线,成为系统内各单机设备间数据交互的唯一通道,其安全性和可靠性是整个系统能够正常工作的重要保障。
传统的串行总线通信通常采用3种的端接方式进行连接,
其中,传统串联端接的串行总线通信技术连接方式,其采用源端串联匹配电阻与终端连接的形式;
传统并联端接的串行总线通信技术连接方式,其采用终端并联匹配电阻与源端连接的形式;
传统交流端接的串行总线通信技术连接方式,其采用终端并联阻容与源端连接的形式;
以上三种连接方式均缺少总线空闲态的预置和终端保护措施,终端在总线空闲时处于不定态,并且由于终端端口无过压、过流防护能力,在终端作为单机设备接收端口直接对外时,极易受损失效,串行总线通信可靠性不足。
传统的隔离型串行总线通信技术中,通常采用光耦隔离或磁隔离的方案,但光耦隔离方案中存在驱动电流需求大、总线电路功耗大、通信速率无法提高等问题,磁隔离方案中存在磁性器件体积大、集成度低、磁饱和等问题,均无法为应用系统提供安全可靠的隔离型串行总线通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隔离型串行总线通信电路,解决串行总线通信中终端端口防护措施缺乏、串行总线通信可靠性不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隔离型串行总线通信电路,包括:隔离电容CA和CB、匹配电阻RT、限流电阻RC和RD、电源偏置电阻RA和RB;
隔离电容CA的一端,作为隔离型串行总线通信电路的接收正端,与外部源端的输出正端相连;
隔离电容CB的一端,作为隔离型串行总线通信电路的接收负端,与外部源端的输出负端相连;
隔离电容CA的另一端,连接限流电阻RC的一端和匹配电阻RT的一端,
隔离电容CB的另一端,连接限流电阻RD的一端和匹配电阻RT的另一端,
限流电阻RC的另一端连接电源偏置电阻RA的一端,并作为隔离型串行总线通信电路的输出正端,连接外部终端的输入正端
限流电阻RD的另一端连接电源偏置电阻RB的一端,并作为隔离型串行总线通信电路的输出负端;连接外部终端的输入负端
电源偏置电阻RA的另一端,连接外部电源Vcc正端;
电源偏置电阻RB的另一端,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276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便于调节的汽车座椅扶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调节长度的组合式搅拌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