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底蒸锅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325028.X | 申请日: | 2020-07-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291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 发明(设计)人: | 杨延生;陈国欣;林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创生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J27/05 | 分类号: | A47J27/05;A47J36/00;A47J36/38;A47J45/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1000 广东省潮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蒸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底蒸锅,包括主体和手柄,所述主体的顶端设置有盖子,且盖子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层,所述连接层的下端固定有蒸锅层,且蒸锅层的中部设置有排气机构,所述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主体的中部上下两端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手柄设置于主体的左右两端。该复底蒸锅设置有固定机构,有效的加强主体的密封性,便于使用者更好的蒸煮使用,防止主体在蒸煮的过程中漏气,有效的保证内部的密封性和固定性,使用者通过固定机构底部的转杆进行旋转,有效的将固定机构旋转卡合在卡槽进行固定,随后使用固定销插入固定机构顶端内部的安插孔中进行固定锁紧,使用简单,操作方便,有效的为使用者带来实用性与便捷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底蒸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复底蒸锅。
背景技术
电蒸锅也叫电蒸笼,是一种在传统的木蒸笼、铝蒸笼、竹蒸笼上开发出来的用电热蒸汽原理来直接清蒸各种美食的厨房生活电器,在使用中须注意安全,过程中不要离开人,如果必要一定要做到人走断电。
市场上的复底蒸锅使用过程中密封性较差不便于使用者对食物进行蒸煮,给使用者带来了不适,并且其蒸煮之后不便于将主体内部的气体进行快速排出,给使用者带来了麻烦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复底蒸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底蒸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复底蒸锅使用过程中密封性较差不便于使用者对食物进行蒸煮,给使用者带来了不适,并且其蒸煮之后不便于将主体内部的气体进行快速排出,给使用者带来了麻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底蒸锅,包括主体和手柄,所述主体的顶端设置有盖子,且盖子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层,所述连接层的下端固定有蒸锅层,且蒸锅层的中部设置有排气机构,所述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主体的中部上下两端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手柄设置于主体的左右两端。
优选的,所述排气机构包括内圈和外圈,且排气机构的内壁设置有内圈,所述内圈的外壁设置有外圈。
优选的,所述排气机构与内圈之间为紧密贴合,且外圈与内圈之间为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转杆包括固定销和卡槽,且固定机构的底端设置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内壁设置有固定销,且转杆的内壁设置有卡槽。
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通过转杆与卡槽构成旋转结构,且固定销与固定机构之间为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手柄与蒸锅层之间为固定连接,且手柄关于蒸锅层中心对称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复底蒸锅设置有排气机构,便于使用者将主体内部热量快速散播出去,使用者通过手持排气机构中部的手把,排气机构通过旋转外部的外圈,将外圈内壁的气孔与内圈的气孔对齐,从而有效的将排气机构旋转打开,有效的为使用者带来实用性与便捷性,使用简单,操作方便;
2、该复底蒸锅设置有固定机构,有效的加强主体的密封性,便于使用者更好的蒸煮使用,防止主体在蒸煮的过程中漏气,有效的保证内部的密封性和固定性,使用者通过固定机构底部的转杆进行旋转,有效的将固定机构旋转卡合在卡槽进行固定,随后使用固定销插入固定机构顶端内部的安插孔中进行固定锁紧;
3、该复底蒸锅设置有防护性的手柄,手柄的上端设置了防护橡皮层,有效的防止使用者在手持手柄出现滑落的现象及烫伤手,橡皮层材质热量散播的速度较快,有效的为使用者带来实用性与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排气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创生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创生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250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缝钢管生产用穿孔夹具
- 下一篇:一种简便的拉手隐藏式锁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