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农业植保机的后置升降架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323653.0 | 申请日: | 2020-07-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528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 发明(设计)人: | 宋登峰;张文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A01B63/00 | 分类号: | A01B63/00 |
| 代理公司: | 芜湖思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38 | 代理人: | 项磊 |
| 地址: | 210023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农业 植保 后置 升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农业植保机的后置升降架,包括固定架、升降装置一、升降装置二、液压油缸、液压缸固定装置、滑轮机构,所述固定架与农业植保机固定连接,所述升降装置一与所述固定架滑动连接,所述滑轮机构包括滑轮、链条端头和链条,所述滑轮对称固定在所述升降装置一内侧的顶部,所述链条端头分别设置在所述升降装置二和所述固定架上,所述链条的一端绕过所述滑轮与所述升降装置二上的所述链条端头固定连接。与此同时,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固定架、滑轮机构液压油缸、液压缸固定装置、升降装置二和升降装置一的设置,使液压油缸能够实现伸出端带动升降装置二同步上升或下降的效果,并且通过滑轮机构能够实现增加升降架升降行程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农业植保机的后置升降架。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用于农业植保机的升降架一般采用液压油缸直接连接升降架完成升降工作,但是这种方式导致升降架的升降行程与液压油缸伸缩柱的行程保持一致,有时由于安装空间有限,无法采用大型液压油缸,从而导致升降架无法达到预期的升-机的工作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农业植保机的后置升降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用于农业植保机上的升降架升降高度无法达到要求,影响农业植保机工作效果的问题。
所述的用于农业植保机的后置升降架,包括固定架、升降装置一、升降装置二、液压油缸、液压缸固定装置、滑轮机构,所述固定架与农业植保机固定连接,所述升降装置一与所述固定架滑动连接,所述滑轮机构包括滑轮、链条端头和链条,所述滑轮对称固定在所述升降装置一内侧的顶部,所述链条端头分别设置在所述升降装置二和所述固定架上,所述链条的一端绕过所述滑轮与所述升降装置二上的所述链条端头固定连接,所述链条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架上的所述链条端头固定连接,所述升降装置二与所述升降装置一滑动连接,所述液压油缸的底部固定在所述液压缸固定装置上,所述液压缸固定装置与所述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液压油缸的伸缩端与所述升降装置一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液压油缸的伸缩端带动所述升降装置一沿所述固定架上下滑动,所述升降装置二通过所述滑轮机构在所述升降装置一上做滑动运动。
优选的,所述固定架包括连接板、固定侧板、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和第三固定杆,所述固定侧板设置在所述升降装置一的两侧,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侧板的两侧,两个所述固定侧板通过所述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和所述第三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设置在最上方,所述链条端头对称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杆上。
优选的,所述升降装置一包括固定框和带槽条,所述带槽条固定在所述固定框内部的两侧,所述带槽条上设置有凹槽,两个所述带槽条上的凹槽均朝向内侧,所述滑轮固定连接在所述带槽条的顶部,所述液压油缸的伸缩端与所述固定框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框与所述固定侧板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升降装置二包括升降架、滚轮和滚轮轴,所述滚轮套在所述滚轮轴上,所述滚轮轴上下对称设置在所述升降架的两侧,所述升降架通过所述滚轮与所述带槽条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液压缸固定装置包括缸固定架和固定扣,所述缸固定架分别与所述第二固定杆和所述第三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扣扣住所述液压油缸并与所述第一固定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侧板为U型板,所述固定框在所述固定侧板U型板结构中的方槽内滑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装置能够通过固定架、滑轮机构液压油缸、液压缸固定装置、升降装置二和升降装置一的设置,使液压油缸能够实现伸出端带动升降装置二同步上升或下降的效果,并且通过滑轮机构能够实现增加升降架升降行程的效果,升降架可以按照实际需求在升降装置二上固定连接需要升降效果进行工作的装置,比如可以添加撒肥装置、插秧装置、犁地装置、人员站立操作平台,使该升降架能够配合多样化工作,一套设备能够实现多种工作,降低成本的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实用性,该装置通过滚轮的设置,使升降架在带槽条上滑动时受到的摩擦更小,能够延长该装置的使用寿命,减少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236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捏合机自动冷却循环系统
- 下一篇:手持皮带打齿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