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牡蛎礁排及海堤堤脚防护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322224.1 | 申请日: | 2020-07-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826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 发明(设计)人: | 王德刚;孙丽;马正义;吕兑安;程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E02B3/12 | 分类号: | E02B3/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王雪莎 |
| 地址: | 310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牡蛎 海堤 防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牡蛎礁排及海堤堤脚防护装置,涉及海岸带修复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牡蛎礁排,包括:礁排框架、抓地器件和护网器件;抓地器件连接在礁排框架的底部;护网器件连接并覆盖礁排框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牡蛎礁排,可以安置在海堤堤脚处,通过护网器件对礁排框架和堤脚进行防护,从而防止海堤堤脚泥沙受到水流冲刷,有利于保持堤脚的稳定性,能够防止海堤堤脚被侵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岸带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牡蛎礁排及海堤堤脚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海堤堤脚的防护,对于维持海堤防护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堤脚长期受海浪、潮流和潮汐的侵蚀、冲刷和掏空,造成海堤基础的破坏,危及海堤的稳定和安全,海堤的损坏将影响沿海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了保障海堤的安全,当前多采用在海堤堤脚处抛投块石或钢筋混凝土块体或设置钢板桩等方式,减少海浪和潮流等对海堤的直接侵蚀和冲刷,以达到保护海堤、延长海堤使用时间的目的。
然而,采用堤脚抛石或抛混凝土块的方法,存在如下问题:
1、工程量大且成本较高;
2、生态性不友好,抛石或混凝土块生态功能较低,难以成为海洋生物的理想栖息地;
3、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海浪的破坏,块石和混凝土块存在移位、破碎等问题,对海堤的防护效果逐年降低,需要定期补充抛石或钢筋混凝土块,每三年就需要补充前期抛投量的10%,后期维护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牡蛎礁排及海堤堤脚防护装置,可以安置在堤脚处,以缓解堤脚受海浪侵蚀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牡蛎礁排,包括:礁排框架、抓地器件和护网器件;
所述抓地器件连接在礁排框架的底部;
所述护网器件连接并覆盖所述礁排框架。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护网器件包括由土工布构成的网件。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礁排框架安装有牡蛎柱室,所述牡蛎柱室内设有牡蛎桩。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沿垂直于海岸线的方向,所述礁排框架的两端均安装有所述牡蛎柱室。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牡蛎礁排还包括牡蛎生态袋,所述牡蛎生态袋设置在所述护网器件的上方。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牡蛎生态袋的内腔盛装牡蛎壳,且所述牡蛎生态袋设有连通所述内腔的孔隙。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礁排框架包括:第一侧架、第二侧架、第三侧架和第四侧架;
所述第一侧架、所述第二侧架、所述第三侧架和所述第四侧架首尾顺次连接,并围设形成矩形框架。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礁排框架还包括框架梁,所述框架梁连接在所述矩形框架内,且所述框架梁沿垂直于海岸线的方向延伸。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海堤堤脚防护装置,包括:防护桩和实施例一提供的牡蛎礁排;
所述礁排框架布置在海堤堤脚处,所述抓地器件插设于海底;
所述防护桩设置在所述牡蛎礁排背离堤岸的一侧,且所述防护桩插设于海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未经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222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导光柱透光度检测设备
- 下一篇:一种检验科用夹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