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减小管件内孔变形的车加工定位工装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319073.4 | 申请日: | 2020-07-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698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 发明(设计)人: | 蒋祖珍;方飞松;肖勇;张春灵;杨科;俞劲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建设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B31/40 | 分类号: | B23B31/40 |
| 代理公司: | 重庆蕴博君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3 | 代理人: | 韩慧芳 |
| 地址: | 400054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减小 管件内孔 变形 加工 定位 工装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减小管件内孔变形的车加工定位工装,包括至少三个与车床卡盘固定安装的内夹头,每个内夹头均包括垂直设置的固定段和支撑段,所述固定段用于与车床卡盘连接,所述支撑段为弧形轴,当内夹头均向内闭合时,所述弧形轴形成圆柱体,其外圆直径小于管件的内孔直径,使待加工管件装配于圆柱体上,当内夹头均向外张开时,所述弧形轴的外周面紧贴待加工管件的内孔壁,用于支撑并固定管件,本工装能有效解决内孔变形和效率低的问题,适用于管状,内孔精度要求较高的管件,防止由于夹持外圆产生的夹持力导致内孔变形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状工件的加工工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减小管件内孔变形的车加工定位工装。
背景技术
传统的车削加工方式,采用车床三爪夹持零件外圆或者在外圆上增加夹胆夹套,减小夹持力,以减小夹持力对内孔的影响,保持内孔变形小,这种加工方式在加工前需要将套管套在工件外圆上,需要外圆匹配较好,要求外圆一致性好,在加工时,将套了夹胆的零件放入机床三爪内,零件加工完后,将零件和夹套一起取下来,整个加工过程中,辅助时间较长,效率低,而且加工后零件内孔发生了0.005mm左右的变化,对于内孔精度要求较高的管状类工件,采用传统的车削加工外圆、长度等尺寸,除了夹持高精度内孔对应的外圆外,无其他夹持部位,而夹持外圆会导致内孔变形,这种加工方式已经不适用精度高的管状工件。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减小管件内孔变形的车加工定位工装,该工装能有效解决管件内孔变形和加工效率低的问题,适用于管状,内孔精度要求较高的工件,防止由于夹持外圆产生的夹持力导致内孔变形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减小管件内孔变形的车加工定位工装,包括至少三个与车床卡盘固定安装的内夹头,每个内夹头均包括垂直设置的固定段和支撑段,所述固定段用于与车床卡盘连接,所述支撑段为弧形轴,当内夹头均向内闭合时,所述弧形轴形成圆柱体,其外圆直径小于管件的内孔直径,使待加工管件装配于圆柱体上,当内夹头均向外张开时,所述弧形轴的外周面紧贴待加工管件的内孔壁,用于支撑并固定管件。
进一步的,所述管件车加工前,管件一端通过固定安装在车床卡盘上的内夹头张开支撑管件内孔壁定位,另一端通过顶针顶住管件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设计专用车加工辅助定位工装,内夹头一端与车床卡盘固定安装,另一端设计为圆弧轴,采用张开式支撑管件的内孔壁,有效防止由于夹持外圆产生的夹持力导致内孔变形的情况;
2、仅需通过内夹头和顶针对管件定位,不影响管件内孔精度和尺寸,减少了辅助加工时间,提高了车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管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夹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定位管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管件,2-内夹头,3-顶针,
201-固定段,202-支撑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以一个内孔要求精度高,需要夹持外圆车外圆或者切全长为例,图1为待加工管件1,内孔为花键,精度要求较高,旋锻后,需要车外圆和全长,如果直接夹持内花键外圆,会导致内孔变形,即使增加夹胆也会影响内孔,导致内孔出现0.005-0.01mm的变化,影响客户装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建设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建设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190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囊悬浮剂游离释放试验仪
- 下一篇:一种锂电池极片电磁开卷加热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