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体流量检测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16434.X | 申请日: | 2020-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587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林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建新 |
主分类号: | G01F1/69 | 分类号: | G01F1/69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350800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体 流量 检测 传感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体流量检测传感器,包括电路板,电路板包括温控电路、热量检测电路、加热元件以及相隔设置的第一测温元件和第二测温元件;加热元件分别与温控电路、热量检测电路电连接;温控电路分别与第一测温元件、第二测温元件电连接且在两者所测温度相差预设温度阈值时停止加热加热元件;加热元件靠近第一测温元件且远离第二测温元件。本实用新型通过加热元件为了保持温度差恒定而所耗费的热量来反映气体流量的大小,不仅能保证气体流量检测的准确性,也能有效降低流量传感器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量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体流量检测传感器。
背景技术
流量传感器是一种测定气体流量的传感器,在诸如环境监测、医疗卫生、安全防护以及贸易结算等等应用领域中,实时流量的准确测量都非常的重要。比如电子控制汽油喷射,发动流量传感器机以在各种运转工况下都能获得最佳浓度的混合气,必须正确地测定每一瞬间吸入发动机的空气量,以此作为Electronic 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控制喷油量的主要依据。如果空气流量传感器或线路出现故障,ECU得不到正确的进气量信号,就不能正常地进行喷油量的控制,将造成混合气过浓或过稀,使发动机运转不正常。
然而,现有的能达到精确测量的流量传感器的价格较为昂贵,影响流量传感器在一些需要降低成本的应用场景上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气体流量检测传感器,不仅能保证气体流量检测的准确性,也能有效降低流量传感器的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气体流量检测传感器,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包括温控电路、热量检测电路、加热元件以及相隔设置的第一测温元件和第二测温元件;
所述加热元件分别与温控电路和热量检测电路电连接;
所述温控电路分别与第一测温元件和第二测温元件电连接且在两者所测温度相差预设温度阈值时停止加热加热元件;
所述加热元件靠近第一测温元件且远离第二测温元件。
进一步地,所述热量检测电路包括电流变送器和电压变送器,所述电流变送器与所述加热元件串联,所述电压变送器并联在所述加热元件的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温控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NPN三极管、分压电阻以及阻值相等的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
所述运算放大器的正极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测温元件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测温元件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负极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NPN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
所述第一测温元件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加热元件的一端均与供电电压端连接,所述加热元件的另一端与所述NPN三极管的集电极电连接;
所述第二测温元件的第二端与所述分压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分压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NPN三极管的发射极均接地。
进一步地,所述分压电阻为可调电阻。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元件为加热电阻,所述第一测温元件和所述第二测温元件均为热敏电阻。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元件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测温元件设置在两个所述加热元件的中间。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加热元件的阻值相等。
进一步地,还包括壳体;
所述电路板上包括所述温控电路和所述热量检测电路的第一部分安装于所述壳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建新,未经林建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164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的手机支架
- 下一篇:一种用于光伏电池片的激光无损切割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