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离心旋流吸盘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315942.6 | 申请日: | 2020-07-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905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 发明(设计)人: | 许翌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翌炜 |
| 主分类号: | F16B47/00 | 分类号: | F16B4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45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心 吸盘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离心旋流吸盘,包括吸盘座和驱动电机,所述吸盘座的顶端中部焊接有电机框,且电机框的顶端焊接有限位套筒,所述限位套筒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杆,所述转轴的外壁下方套设安装有第二螺纹锁紧环,且第二螺纹锁紧环的外侧壁焊接有风叶,所述吸盘座的末端设置有吸盘体。该离心旋流吸盘中,风叶带动吸盘内部空气做旋向运动,在吸盘腔体内部于所吸附物之间产生负压区域,吸盘周边区域由于气动结构产生气动非接触密封,阻止内外部分气体交换,维持内部负压区域,可对物体进行吸附,使用电机驱动,结构简单,附件少,同时采用气动密封的方式,可应用于需要非接触吸附的场合,气体交换小,效率高,吸附力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力学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离心旋流吸盘。
背景技术
现有的空气介质吸附装置分为真空吸附和伯努利吸盘两种,真空吸附装置依靠物体表面与吸附装置之间实现真空来产生吸力,伯努利吸盘使用伯努利原理,在物体表面与吸盘之间产生负压,从而非接触吸附在物体表面。
但是目前采用空气介质非接触吸附装置动力、结构复杂,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心旋流吸盘,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采用空气介质非接触吸附装置动力、结构复杂,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离心旋流吸盘,包括吸盘座和驱动电机,所述吸盘座的顶端中部焊接有电机框,且电机框的顶端焊接有限位套筒,所述限位套筒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杆,且安装杆的外圈套设安装有第一螺纹锁紧环,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电机框的内部,且驱动电机的输出端法兰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壁下方套设安装有第二螺纹锁紧环,且第二螺纹锁紧环的外侧壁焊接有风叶,所述吸盘座的末端设置有吸盘体,且吸盘座的外壁设置有气动密封腔。
优选的,所述限位套筒和安装杆构成升降结构,且限位套筒和安装杆的中轴线与电机框的中轴线相同。
优选的,所述安装杆与第一螺纹锁紧环之间为螺纹连接,且安装杆的外壁与第一螺纹锁紧环的内壁均为螺纹状设置。
优选的,所述转轴与第二螺纹锁紧环之间为螺纹连接,且转轴的外壁与第二螺纹锁紧环的内壁均为螺纹状布置。
优选的,所述风叶在第二螺纹锁紧环的外侧壁呈等角度设置,且风叶的顶端为圆弧形设置。
优选的,所述吸盘体的直径大于吸盘座的直径,且吸盘体的末端边缘为斜纹状布置。
优选的,所述气动密封腔内壁边缘与吸盘体的外壁紧密贴合,且气动密封腔为“Z”字型结构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离心旋流吸盘,通过限位套筒和安装杆的设置,使用者可将通过上下抽动安装杆,以便于使用者对吸盘体安装位置的调控,使用极其广泛,并且在螺纹之间相互配合的作用下,可将移动至合适位置后的安装杆固定在所需位置,以利于保持安装杆安装后吸盘体整体工作的稳定性能;
2.该离心旋流吸盘,通过转轴和第二螺纹锁紧环的设置,在螺纹之间相互配合的作用下,可便于使用者对转轴与风叶之间的拆装,亦可便于使用者对风叶的清洗和更换,并且吸盘体的末端边缘为斜纹状布置,增加吸盘体与被吸体之间的摩擦力,使得该吸盘体的使用范围极其广泛;
3.该离心旋流吸盘,通过驱动电机、转轴和风叶的设置,风叶带动吸盘内部空气做旋向运动,在吸盘腔体内部于所吸附物之间产生负压区域,吸盘周边区域由于气动结构产生气动非接触密封,阻止内外部分气体交换,维持内部负压区域,可对物体进行吸附,使用电机驱动,结构简单,附件少,同时采用气动密封的方式,可应用于需要非接触吸附的场合,气体交换小,效率高,吸附力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吸盘外观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翌炜,未经许翌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159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使用寿命长的高强度治具
- 下一篇:一种用于半封闭结构的电泳烘干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