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轻便摩托车上的进气管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309380.4 | 申请日: | 2020-07-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599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 发明(设计)人: | 陈华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能机车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M35/10 | 分类号: | F02M35/10;F02M61/14 |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南方商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25 | 代理人: | 张瑞涛 |
| 地址: | 318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轻便 摩托 车上 气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轻便摩托车上的进气管,包括喷油安装部、节气门安装部、发动机连接部,喷油安装部内设置有安装孔,节气门安装部内设置有进气通道,发动机连接部设置有混合通道,安装孔处设置有喷油器、并形成以喷射点P散发的喷油散射区域M,进气通道中形成进气路径S1,安装孔的中心轴线与进气路径S1之间形成夹角α,夹角α小于90度且大于0度;进气通道中的进气段形成一防湿壁区域托力F,进气与喷油在进气管内完全混合于在混合进入点D、以混合进入点D处起始形成混合路径S2,混合通道是以混合进入点D起始、并与混合路径S2曲径吻合设计形成的弯曲通道。本实用新型使发动机的供油燃烧更加充分,避免引发排放不达标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电喷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轻便摩托车上的进气管。
背景技术
进气管是摩托车上连接电喷系统与发动机的部件,电喷系统中的喷油器、节气门安装在进气管上,通过电控单元(ECU)来控制发动机进气量、燃油喷射,喷油器将燃油喷射到进气管中进行雾化,然后通过节气门控制空气气流进入,从而同雾化的燃油一起进入发动机燃烧室进行燃烧。
现有的喷油系统中,喷油器的安装一般油束喷射到进气门的伞部位置,喷射路径一般与发动机气缸头的气门相对垂直,容易在进气管道内壁、以及气门伞部形成湿壁现象,而且喷射路径比较短,气和油不能达到充分地混合,导致燃烧状态不好,排放污染物居高不下,不达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轻便摩托车上的进气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轻便摩托车上的进气管,包括喷油安装部、节气门安装部、发动机连接部,喷油安装部内设置有安装孔,节气门安装部内设置有进气通道,发动机连接部设置有混合通道,安装孔处设置有喷油器、并形成以喷射点P散发的喷油散射区域M,所述进气通道中形成进气路径S1,安装孔的中心轴线与进气通道中进气路径S1之间形成夹角α,夹角α小于90度且大于0度,所述喷射点P处于安装孔的中心轴线上;所述进气通道中的进气沿进气路径S1在其后段对喷油散射区域M形成一向上的防湿壁区域托力F,进气与喷油在进气管内完全混合于在混合进入点D、并以混合进入点D处起始在混合通道内形成进入发动机气门处的混合路径S2,混合通道是以混合进入点D起始、并与混合路径S2曲径吻合设计形成的弯曲通道。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轻便摩托车上的进气管中,所述混合路径S2以混合进入点D起始依次分为混合送入段A、混合折弯段B和混合送出段C。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轻便摩托车上的进气管中,所述喷油散射区域M与混合通道的连接处形成防湿壁过渡部。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轻便摩托车上的进气管中,所述防湿壁过渡部一侧与对冲区域M对应、下方与混合进入点D对应。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轻便摩托车上的进气管中,所述防湿壁过渡部、混合进入点D对应处于防湿壁区域托力F上方。
采用以上所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气管中喷射器安装孔的中心轴线与进气通道中进气路径S1之间夹角α小于90度且大于0度,此夹角设计可以避免喷油器在喷射点P处呈散发状喷出在进气管内造成上湿壁现象,在此同时进气通道中的延进气路径S1进入、在其后段形成的防湿壁区域托力F对喷油散射区域M具有向上的作用托力,避免喷油散射区域M的喷油、以及在混合进入点D完全混合进入混合通道时造成下湿壁的现象;
混合的压力喷油在混合通道中沿混合路径S2通过进气压力送入发动机气缸中、而不是传统喷油方式直接喷到气门伞状的位置,避免喷油进入时造成过多湿壁,同时设计的进入、混合路径使得喷油能够更加充分地与进气混合,本实用新型有效避免喷油进气混合进入湿壁、混合路径短引发不能充分燃烧的问题,尤其欧V排放标准的实施,轻便摩托车的排放与摩托车的限制虽然一样、但权重比摩托车更苛刻,本实用新型使得发动机供油燃烧更加充分、满足严苛的排放标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能机车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能机车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093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