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传动箱齿轮座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09355.6 | 申请日: | 2020-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065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郑永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永胜 |
主分类号: | F16H57/023 | 分类号: | F16H57/023;F16H57/04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9 | 代理人: | 林小彬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传动 齿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的传动箱齿轮座,包括座体,所述座体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第一筒体、固定座、第二筒体,所述第一筒体侧壁设有进油孔,所述进油孔导通于第一筒体,所述固定座中部设有一通孔,所述第一筒体和所述第二筒体通过通孔导通连接,所述固定座上设有至少一个导流孔,所述导流孔导通于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所述第一筒体内壁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导流槽,所述第二筒体内壁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导流槽。本实用新型涉及齿轮座领域,第一导流槽、第二导流槽和导流孔的设置,使得位于齿轮座内部的润滑油流动性好,润滑效果好,解决了齿轮座与齿轮之间的润滑油难以很好地与外部的润滑油流通,齿轮座与齿轮之间润滑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齿轮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传动箱齿轮座。
背景技术
某些传动箱工作时,传动箱采用润滑油对传动箱内的零部件进行润滑,传动箱内的齿轮设于齿轮座上,齿轮与齿轮座之间相对运动产生摩擦,齿轮需通过润滑油进行润滑,齿轮座与齿轮紧密连接且之间的间隙小,较少的润滑油进入齿轮座后,难以很好地与外部的润滑油流通,长时间留于齿轮座内的润滑油存在杂质,润滑效果差,容易损坏齿轮。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20314922.9,公开了一种传动齿轮座,它包括一齿轮座本体,齿轮座本体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筒状部和第二筒状部,第一筒状部和第二筒状部同轴线设置,第一筒状部的内径小于第二筒状部的内径,第一筒状部的内壁上设置有一第一齿圈,第二筒状部的外壁上设置有一第二齿圈和至少一个第三齿圈,第一齿圈和第二齿圈均为圆环状,第三齿圈为椭圆环状或半圆环状。该齿轮座若设于传动箱内,齿轮与齿轮座之间的润滑油难以很好地与外部的润滑油流通,长时间留于齿轮座内的润滑油存在杂质,润滑效果差,容易损坏齿轮。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的传动箱齿轮座。其解决了齿轮座与齿轮之间的润滑油难以很好地与外部的润滑油流通,齿轮座与齿轮之间润滑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的传动箱齿轮座,包括座体,所述座体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第一筒体、固定座、第二筒体,所述第一筒体侧壁设有进油孔,所述进油孔导通于第一筒体,所述固定座中部设有一通孔,所述第一筒体和所述第二筒体通过通孔导通连接,所述通孔圆心轴线、所述第一筒体轴线和所述第二筒体轴线重合,所述固定座上设有至少一个导流孔,所述导流孔导通于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所述第一筒体内壁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导流槽,所述第二筒体内壁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导流槽。
进一步的:
所述第一筒体内侧壁为环状的阶梯结构。
所述第二筒体内侧壁为环状的阶梯结构。
所述第一导流槽一端延伸至导流孔。
所述第二导流槽一端延伸至第二筒体上远离固定座的端口。
所述第一导流槽沿轴向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导流槽沿轴向方向设置。
所述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筒体内径,所述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筒体内径。
所述座体外侧壁上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设有至少两个固定孔。
所述导流孔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导流孔对立地设于固定座上,所述第二导流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导流槽对立地设于第二筒体内壁,两个所述导流孔的连接线与两个所述第二导流槽的连接线相互垂直。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永胜,未经郑永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093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过艾草精油理疗的艾灸器
- 下一篇:一种便于收拢的手柄分离式挂脖风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