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护理用取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08003.9 | 申请日: | 2020-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398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慧;杨戈;张丹梅;谭世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金慧 |
主分类号: | B65D83/04 | 分类号: | B65D83/04;A61J1/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1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护理 用取药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护理用取药装置,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按压机构;所述壳体包括设置在壳体内部的垂直板、倾斜板、设置在壳体顶面并用于连接药瓶的药瓶连接管和设置在壳体正面下端并用于配合防潮旋钮的防护管,所述壳体内部设有由垂直板和壳体组成的用于安装按压机构的空腔,由垂直板、壳体和倾斜板组成的用于放置药丸的空腔。本实用新型通过按压取药的方式,有效的避免了医护人员接触药丸,进而对药丸造成污染,当不使用药丸的时候医护人员只需要将防潮旋钮旋入防护管中即可,由于防潮旋钮中设有密封圈,所以该装置可以有效的防止药丸受潮,同时还可以避免来自空气中的污染,进而保证药丸的使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理取药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护理用取药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不论是个人还是医护人员再拿取药瓶中的药丸时都是先将药丸倒入手中,然后再服下或者配药,这样的拿取方式肯定会对药丸本身造成污染,同时频繁的打开药品,会使空气中的灰尘和水汽进入药瓶中,进而对药瓶中的药丸造成污染,因此急需一种护理用取药装置来满足人们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了医护人员接触药丸,进而对药丸造成污染,还解决了频繁开启药瓶造成药瓶内部药丸的污染,而提出的一种护理用取药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护理用取药装置,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按压机构;
所述壳体包括设置在壳体内部的垂直板、倾斜板、设置在壳体顶面并用于连接药瓶的药瓶连接管和设置在壳体正面下端并用于配合防潮旋钮的防护管,所述壳体内部设有由垂直板和壳体组成的用于安装按压机构的空腔,由垂直板、壳体和倾斜板组成的用于放置药丸的空腔;
所述按压机构设置在由垂直板和壳体组成的空腔中,且按压机构包括设置在垂直板和壳体之间的防护壳、安装在防护壳中的滑竿、滑动套接在滑竿上的滑动座、活动的设置在滑竿和滑动座之间的弹簧、固定连接滑动座的支撑板、设置在支撑板顶部并与按压块连接的衔接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垂直板、支撑板和壳体上均开有用于药丸通过的圆形开口,所述垂直板上的圆形开口具体开设在与倾斜板相交的部位,所述支撑板上的圆形开口具体开设在支撑板下端,所述壳体上的圆形开口具体开设在壳体正面下端,所述壳体上的圆形开口内设有斜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防护壳上开有用于支撑板通过的穿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衔接板贯穿壳体连接按压块,且贯穿部位设有滑动套,所述按压块位于壳体顶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壳体上的圆形开口外部固定设有防护管,防护管外壁开有外螺纹,外螺纹与防潮旋钮内壁的内螺纹相互配合,且防潮旋钮内部设有密封橡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壳体顶面设有内部带有内螺纹的药瓶连接管,药瓶连接管上下两端均为开口设计,且设置在药瓶连接管内部的外螺纹与药瓶上的外螺纹相互配合,所述壳体顶面还设有手提杆,且壳体正面还设有透明玻璃。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按压取药的方式,有效的避免了医护人员接触药丸,进而对药丸造成污染,当不使用药丸的时候医护人员只需要将防潮旋钮旋入防护管中即可,由于防潮旋钮中设有密封圈,所以该装置可以有效的防止药丸受潮,同时还可以避免来自空气中的污染,进而保证药丸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金慧,未经张金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080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