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深基坑工程地下防渗漏墙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304687.5 | 申请日: | 2020-07-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125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 发明(设计)人: | 陈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瑞岩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9/18 | 分类号: | E02D19/18;E02D17/02 |
| 代理公司: | 青岛博展利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87 | 代理人: | 印丽颖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坑 工程 地下 渗漏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深基坑工程地下防渗漏墙,包括固定座,混凝土墙体的左端和右端均浇筑有连接座,混凝土墙体顶端的左侧和右侧均嵌入浇筑有固定块,固定块内部设置有空槽,空槽内部设置有滑板,滑板与空槽滑动配合,滑板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杆,第一螺杆后端贯穿固定块并延伸至固定块的后侧,滑板后端在第一螺杆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后端与空槽的后端接触,第一螺杆的后端的外侧设置有调节套;该实用新型提高了防渗漏墙的防渗漏性,提高混凝土墙体的水平载荷承载能力,使混凝土墙体能够承受较大的水平推力,提高了混凝土墙体连接的稳固性,降低了使用的局限性,提高了其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深基坑工程地下防渗漏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深基坑工程地下防渗漏墙。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建设水平越来越高,建筑的样式也越来越复杂,对于一些要求特殊的建筑需要挖深基坑来进行地基的建设,由于深基坑的特性,需要在深基坑的内部建设防渗透墙来防渗和支撑,保证深基坑的内部可以正常的施工。
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10151750U公开了一种深基坑工程地下防渗漏墙,大概包括混凝土墙体,所述混凝土墙体的内部设置有防渗漏墙内部钢筋笼,其能够保证混凝土墙体外表面的平整,提高防水效果,同时能保证混凝土墙体的整体质量。
其在使用中发现其仅能对深基坑的单面起到防渗透的作用,在建筑工程中大多数挖掘方形的深基坑,该防渗漏墙不能在方形深基坑的直角位置处进行连接,从而导致水从方形深基坑的直角位置处渗透过来,防水效果差,使用局限性较高,另外该防渗漏墙的稳定性较差,当在深基坑的外侧的地面上有重型的机械行驶或作业时使深基坑的侧面的地面产生震动,防渗漏墙受到震动的影响会出现沉降或倾斜现象,存有一定的安全的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深基坑工程地下防渗漏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深基坑工程地下防渗漏墙,包括混凝土墙体,还包括固定座,所述混凝土墙体的左端和右端均浇筑有连接座,混凝土墙体的顶端的左侧和右侧均嵌入浇筑有固定块,固定块的内部设置有空槽,空槽的内部设置有滑板,滑板与空槽滑动配合,滑板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杆,第一螺杆的后端贯穿固定块并延伸至固定块的后侧,滑板的后端在第一螺杆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后端与空槽的后端接触,第一螺杆的后端的外侧设置有调节套,调节套与第一螺杆螺纹连接,调节套远离第一螺杆的一端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杆,第一螺杆远离调节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座的顶端的前侧、后侧、左侧和右侧设置有纵向贯穿的滑槽,滑槽与连接座滑动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的顶端设置有四个第一螺纹孔,固定座的顶端设置有顶板,顶板通过第一螺丝螺装在第一螺纹孔的内部与固定座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座的顶端设置有第二螺纹孔,连接座通过第二螺丝螺装在第二螺纹孔的内部与顶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滑槽的内部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密封垫。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套的外侧设置有六个调节孔,六个调节孔关于调节套的中心轴呈圆形阵列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的上设置有多个贯穿的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的螺纹的螺旋方向相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固定座的顶端的前侧、后侧、左侧和右侧均设置有滑槽,并通过滑槽与连接座滑动配合,便于使两个相邻的混凝土墙体呈90度角或在同一平面内进行连接,从而适用于方形深基坑侧边防渗透墙的搭建,降低了其使用的局限性,提高其使用的实用性,并通过滑槽的内部设置有密封垫,保证混凝土墙体与连接座连接的密封性,提高了防渗漏墙的防渗漏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瑞岩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瑞岩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046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