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触摸屏和按键的人机交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04530.2 | 申请日: | 2020-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080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彭卫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欧凯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G06F3/041;H03K17/96 |
代理公司: | 无锡睿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76 | 代理人: | 张悦 |
地址: | 214145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触摸屏 按键 人机交互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仪表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触摸屏和按键的人机交互装置,其包括单片机主芯片内核电路、单片机供电电路、按键外围电路、屏的接口电路、屏背光驱动电路,所述单片机主芯片内核电路接收按键外围电路和屏接口电路的信号,并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所述按键外围电路连接单片机主芯片内核电路,接收按键信号并传输至单片机主芯片内核电路;所述屏的接口电路连接触摸屏模块,并接收触摸屏模块的信号发送至单片机主芯片内核电路;所述屏背光驱动电路用于驱动点亮屏背二极管。本实用新型具有可以用低的成本,实现触模按键和实体按键两用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仪表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触摸屏和按键的人机交互装置。
背景技术
当今的电子产品以追求小型化、高性能、高精度、高可靠性、及高灵敏度等为目标,以科技为代表的产品,在使用的时候总是需要考虑到产品使用的舒适度。而随着各种技术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产品有更多的选择,包括产品展示的一些物理按键等等。目前,在仪器仪表行业,触摸屏和实体按键在屏幕的操作上都是同时存在的,这也是为不同的使用者带来了不同的体验,成为仪器使用体验度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首先,我们都了解到,仪表的操作主要是通过按键操作和屏幕反馈信息来进行控制。需要通过按键来进行。在通常意义上,两种按键的使用感受度是不一样的。
虚拟按键,也就是我们通产所说的触摸屏,需要通过软件和硬件相结合的方式,将按键显示在屏幕上,然后通过对于屏幕的触摸来控制操作。通常来说,这样取消了产品的大部分实体按键,对于产品的外观都是有加分作用。但是,在使用的时候,出现误触或者触摸失灵的情况也会影响产品的使用体验度。而且,触摸按键成本方面较普通按键更高,对于使用者来说,不利于产品性价比。传统的普通按键发展到现在,在使用体验度和技术方面均比较成熟,使用精准度更高,而且相对成本也会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触摸屏和按键的人机交互装置,其具有结合触摸屏和按键功能,方便操作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触摸屏和按键的人机交互装置,包括单片机主芯片内核电路、单片机供电电路、按键外围电路、屏的接口电路、屏背光驱动电路,
所述单片机主芯片内核电路接收按键外围电路和屏接口电路的信号,并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
所述按键外围电路连接单片机主芯片内核电路,接收按键信号并传输至单片机主芯片内核电路;
所述屏的接口电路连接触摸屏模块,并接收触摸屏模块的信号发送至单片机主芯片内核电路;
所述屏背光驱动电路用于驱动点亮屏背二极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通过按键外围电路向单片机主芯片内核电路发送按键信号,通过屏的接口电路向单片机主芯片内核电路发送触摸信号,单片机主芯片内核电路根据接收到的相应信号对设备发送控制信号,如此便将触摸交互和按键交互两种方式结合,方便操作,满足多样化需求。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人机交互装置还包括蜂鸣器电路,所述蜂鸣器电路与单片机主芯片内核电路连接,所述蜂鸣器电路包括三极管,所述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一射频电阻与单片机主芯片内核电路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连接有第二射频电阻,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蜂鸣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蜂鸣器可以用来指示按键和触摸板是否被按下,方便操作者使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屏背光驱动电路包括背光驱动芯片,所述背光驱动芯片采用PT4110,所述背光驱动芯的IN端口连接有并联的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所述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并联的正极端与背光驱动芯的IN端口连接,负极端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欧凯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欧凯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045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合金绞线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共模电感穿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