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扇叶及风扇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04292.5 | 申请日: | 2020-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904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彤;黄林忠;杨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蓝禾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32 | 分类号: | F04D29/32;F04D29/34;F04D29/38;F04D25/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李爱华 |
地址: | 518129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扇叶及风扇,其中,扇叶包括固定部、连接环、内部扇叶、第一外扇叶以及第二外扇叶,固定部设于连接环内并与连接环同轴设置,内部扇叶设于固定部和连接环之间,第一外扇叶和第二外扇叶均设于连接环的外侧壁,第一外扇叶和第二外扇叶在连接环的外侧壁上相互错位设置。通过在靠近扇叶中心位置设置内部扇叶并用于产生内圈风,在扇叶的外缘设置第一外扇叶和第二外扇叶并用于产生外圈风,内圈风和外圈风的气流会相互掺混,使最终吹到人体的风更加柔和,而且还增加了出风面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扇叶及风扇。
背景技术
风扇可以用于清凉解暑和流通空气,目前风扇广泛应用于家庭、教室、办公室、商店、医院和宾馆等场所。现有的风扇中的扇叶为一组,一组扇叶包括多个叶片,多个叶片成辐射状连接在一起,利用电机驱动上述扇叶转动即可实现吹风。
现有的风扇上的扇叶转动时,吹出的风是呈螺旋状前进的,并在外界空气压力的作用下,风扇吹出的风可以在前端汇聚碰撞。可以看出,现有的风扇吹出的风在风扇边缘处的风量较大,但是风扇吹出的风在风扇中心处风量几乎为零。因此,现有的风扇吹出的风会在风扇前端较短距离汇聚碰撞,即风扇的辐射距离较短,导致风扇的纳凉效果、散热效果或者流通空气的效果并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扇叶及风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风扇送风效果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扇叶,包括固定部、连接环、内部扇叶、第一外扇叶以及第二外扇叶,该固定部设于该连接环内并与该连接环同轴设置,该内部扇叶设于该固定部和该连接环之间,该第一外扇叶和该第二外扇叶均设于该连接环的外侧壁,该第一外扇叶和该第二外扇叶在该连接环的外侧壁上相互错位设置。
进一步地,该内部扇叶、该第一外扇叶以及该第二外扇叶的倾斜方向相同。
进一步地,该内部扇叶的倾斜角度与该第一外扇叶以及该第二外扇叶的倾斜角度不相同,该第一外扇叶与该第二外扇叶的倾斜角度相同。
进一步地,该内部扇叶的倾斜角度大于该第一外扇叶以及该第二外扇叶的倾斜角度。
进一步地,该内部扇叶的数量小于该第一外扇叶以及该第二外扇叶的数量。
进一步地,该第一外扇叶与该第二外扇叶相互间隔设置,且每相邻的该第一外扇叶与该第二外扇叶之间的间距相同。
进一步地,该固定部与该连接环之间通过该内部扇叶连接,该内部扇叶的一端与该固定部连接,该内部扇叶的另一端与该连接环连接。
进一步地,该第一外扇叶和该第二外扇叶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投影相互错开。
进一步地,该内部扇叶的宽度大于该第一外扇叶以及该第二外扇叶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风扇,包括如上所述的扇叶。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扇叶包括固定部、连接环、内部扇叶、第一外扇叶以及第二外扇叶,固定部设于连接环内并与连接环同轴设置,内部扇叶设于固定部和连接环之间,第一外扇叶和第二外扇叶均设于连接环的外侧壁,第一外扇叶和第二外扇叶在连接环的外侧壁上相互错位设置。通过在靠近扇叶中心位置设置内部扇叶并用于产生内圈风,在扇叶的外缘设置第一外扇叶和第二外扇叶并用于产生外圈风,内圈风和外圈风的气流会相互掺混,使最终吹到人体的风更加柔和,而且还增加了出风面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扇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扇叶的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扇叶的俯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蓝禾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蓝禾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042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配电柜的多向散热结构
- 下一篇:一种化工化验用废弃物排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