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多功能婴儿手腕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03743.3 | 申请日: | 2020-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550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钱景;刘龙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47D13/00 | 分类号: | A47D13/00;A47D1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擎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65 | 代理人: | 蓝霞 |
地址: | 21002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多功能 婴儿 手腕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型新公开了一种医用多功能婴儿手腕固定装置,包括手腕固定部、手掌固定部和底板,手腕固定部和手掌固定部通过底板相连;所述手腕固定部包括底板上端面的底部支架,底部支架内表面设有调节气囊,底部支架顶端设有弹性软垫;底部支架侧面设有螺栓连接固定的铰链,铰链远离底部支架的一侧螺栓连接有上端压盖,上端压盖内部设有橡胶层和弹性垫层,上端压盖上还设有观察窗;手掌固定部包括与底板相贴合的水袋,水袋表面包裹有橡胶膜,橡胶膜边缘与底板相连,橡胶膜表面设有对应五指的束紧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的是一种医用多功能婴儿手腕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婴儿在进行过桡动脉穿刺术后,由于患儿烦躁、肢体多动或固定不牢时容易导致导管滑脱。若不及时发现会发生急性失血性休克、贫血、穿刺位置血肿等并发症,所以正确有效固定导管是首位的;同时适当约束患儿肢体,防止其他导管非计划性拔除的发生;除此之外,还需有可视窗口,充分暴露穿刺位置便于观察,从而判断患儿肢体有无肿胀、苍白、温度降低等缺血表现,然而目前多数医院并没有专业的固定装置,医护人员仅能实用绷带和方板对婴儿腕部进行固定,这样的固定方法,既不牢固,又不舒适,因此需要提出一种专门用于固定婴儿手腕,既稳固又舒适且便于观察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提出一种医用多功能斜视钩,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固定效果好,成本低且更加舒适,有助于协助操作人员对套具的使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医用多功能婴儿手腕固定装置,包括手腕固定部、手掌固定部和底板,手腕固定部包括通过螺栓固定于底板上端面的底部支架,底部支架呈U型结构,且底部支架内表面设有调节气囊,调节气囊与底部支架内表面贴合,且通过胶粘固定;调节气囊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设有充气口;底部支架对应U形结构顶端的位置设有弹性软垫;弹性软垫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底部支架两侧边顶端相连,且通过胶粘固定;底部支架沿其宽度方向的两端对称设有不透明的弹性布,弹性布包覆底部支架沿其宽度方向的两端端面,且弹性布沿其宽度方向且靠近弹性软垫的一端,与弹性软垫通过针线缝合固定;充气口穿透弹性布;底部支架沿其长度方向的一侧端面上设有螺栓连接固定的铰链,铰链共设有两只,且两只铰链沿底部支架长度方向对称设置;铰链远离底部支架的一侧还设有螺栓连接的上端压盖,上端压盖呈U型结构,且与底部支架相配合;上端压盖内表面设有橡胶软垫,橡胶软垫与上端压盖内表面相贴合,且通过胶粘固定;橡胶软垫沿其厚度方向且远离上端压盖内表面的一端设有向内成型的弧形凹槽,橡胶软垫沿其厚度方向且远离上端压盖内表面的一端设有限位软垫,限位软垫与弧形凹槽相贴合,且通过胶粘固定,限位软垫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还与上端压盖两侧边顶端相连,且通过胶粘固定;
上端压盖上沿其宽度方向的一端还设有观察口,观察口顶端还设有转动链接的视镜盖;观察口穿透橡胶软垫和限位软垫;上端压盖沿其长度方向且远离铰链的一端设有上搭扣,底部支架沿其长度方向且远离铰链的一端设有与上搭扣相配合的下搭扣;
手掌固定部包括与底板相贴合的水袋,水袋与底板贴合面通过胶粘固定;水袋表面包裹有橡胶膜,橡胶膜四周边缘与底板热融连接,橡胶膜表面对应婴儿五指的位置还设有束紧带,底板沿其径向的侧面设有手掌束缚带,且手掌束缚带靠近底部支架设置,手掌束缚带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与底板热融连接固定,手掌束缚带沿其长度方向的另一端设有魔术贴勾面,底板沿其径向的另一侧面设有魔术贴毛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
前述的底板采用亚克力塑料制作,且底板的下端面设有固定带;底板下端面设置固定带,可以将本实用新型与床沿栏杆固定,防止婴儿整条手臂移动,采用亚克力材料制做底板,即耐磨,又轻便,节省成本,延长使用寿命。
前述的下搭扣和上搭扣均采用不锈钢制作;利用搭扣的配合使上端压盖和底部支架闭合时更加稳固,且更方便开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037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进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活性炭分类投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