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电池测试仪的电压测试线脱落响应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02759.2 | 申请日: | 2020-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819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王泽军;胡润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市蓝电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85 | 分类号: | G01R31/385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王和平 |
地址: | 430205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池 测试仪 电压 测试 脱落 响应 模块 | ||
本实用新型技术属于电气控制装置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池测试仪的电压测试线脱落响应模块,通过电池正极电压线在测试设备内部电路板中旁路出的电阻和光耦合器将是否掉线转化为高、低电平这种开关量的数据形式,再传递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根据收到的信息输出信号给执行元件,以保持或切断检测仪与电池间的回路,防止过充或过放事故的发生,保障了人员和设备安全,适用于对电池进行检测或充放电的进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技术属于电气控制装置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池测试仪的电压测试线脱落响应模块。
背景技术
参见图1,现有技术的在电池测试中,基本都是采用四线制即两根电流线加两根电压线分开的方式与被测电池连接以获取更高的测试精度。电压线正负极完好的接在电池正负极时,采集的电池电压与实际电压相等。当电池与检测设备是四线制连接完好,且电池没有进行充放电时,电流线和电压线上检测的电池电压相等。当电池的电压线脱落时,电池又处于充电或放电状态,会造成采集的电池电压与电池实际电压存在偏差,如果偏差过大,会造成电池出现过充电或过放电,伤害电池,严重时会起火爆炸。
实用新型内容
由于采用四线制将电流线与电压线分开,避免了较大电流通过电流线时产生了电压差而造成电压检测不准确的问题,同时电池两端的连接点数增加了一倍,电流线脱落对电池不造成任何影响,如果电池在正常充放电测试过程中电压线脱落,那么必定造成电池过充和过放。
为了解决电压线脱落造成的电池过充电或过放电的风险,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电池测试仪的电压测试线脱落响应模块,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参见图2,一种用于电池测试仪的电压测试线脱落响应模块,包括微处理器、光耦合器U2、限流电阻R1和上拉电阻R3,所述光耦合器U2包括发光二极管和光敏开关,所述光敏开关的受光部位置接近发光二极管,能响应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信号,形成耦合关系,所述限流电阻R1和所述发光二极管串联后通过待测电池的电压检测线接至电源的正、负端之间,形成电池端电压回路;所述光敏开关的低电平端接地、高电平端分作两路,一路串联上拉电阻 R3后接至电池测试仪系统内固定电位,另一路接至所述微处理器的INT端。
这样,当电压线正常时,端电压回路中的发光二极管正向导通发光,与之耦合的光敏开关接通,微处理器的INT端通过光敏开关接地,收到低电平信号;当电压线脱落时,端电压回路断开,发光二极管熄灭,与之耦合的光敏开关亦断开,微处理器的INT端通过上拉电阻R3接至固定电位,收到高电平信号。微处理器就能根据收到的是高/低电平信号,判断电压线是否脱落,做出响应,发信息给相应执行元件,进行正确处置。
优选的,所述响应模块还包括光耦合器U1和限流电阻R2,所述光耦合器U1包括发光二极管和与之耦合的光敏开关,所述限流电阻R2和所述发光二极管串联后通过导线接至微处理器的GPIO端和地线之间,形成防漏电控制回路,所述电池端电压回路中增加串联与所述防漏电控制回路中发光二极管耦合的光敏开关。
这样,当进行测试时,测试设备上电,防漏电控制回路先接通,光耦合器动作,接通电池端电压回路,未进行测试时,由于防漏电控制回路未接通,其中的发光二极管熄灭,导致电池端电压回路中的光敏开关断开,防止了漏电的发生。
优选的,所述光敏开关为光敏三极管。
优选的,所述光敏开关为光敏二极管或光敏电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使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响应模块,操作人员在对电池进行检测时如发生电压线脱落,微处理器可以快速检知到并迅速采取动作,避免过充或过放事故的发生;当关闭电池检测设备后,自动切断电池正负极间的连接,防止了电池漏电。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普通电池四线检测设备与电池连接示意图。
图2是在图1的基础上增加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响应模块连接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市蓝电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市蓝电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027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烹饪设备
- 下一篇:豆沙真空抽滤带式脱水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