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构筑物爆破减振和降尘的新型水气囊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00180.2 | 申请日: | 2020-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786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谢伟平;尹一哲;梁旭;季杉;张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42D5/045 | 分类号: | F42D5/045;F42D5/00;B01D47/08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钟锋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构筑物 爆破 降尘 新型 水气 | ||
一种用于构筑物爆破减振和降尘的新型水气囊,涉及减振装置领域。该用于构筑物爆破减振和降尘的新型水气囊包括弹性材料制成的水气囊体,水气囊体内设有从上至下依次布置的至少两个储气腔及设于相邻的两个储气腔之间的储水腔,水气囊体连接有分别与各个储水腔两端连接的两个压力控制阀及分别与各个压力控制阀一一对应连接的雾化喷头,压力控制阀用于在储水腔内压力升高至预设压力时连通储水腔和对应的雾化喷头,水气囊体还连接有与各个储气腔连通的充放气嘴。本申请提供的用于构筑物爆破减振和降尘的新型水气囊具有振动峰值小、减振效果好的优点,且其能够有效降低爆破拆除时空气中的粉尘浓度,实时降低周围环境污染。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减振装置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构筑物爆破减振和降尘的新型水气囊。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中的大量旧构筑物如高架桥、房屋的拆除量逐年增加,在复杂的城市环境下,构筑物爆破拆除过程中爆破振动、触地振动等危害严重影响了周围建筑、人群的安全,同时爆破拆除的产尘量极大,若不能有效实时地进行降尘,环境中的粉尘不但严重影响爆破地点附件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而且会对周围建筑物造成重度污染。
目前爆破工程中减弱爆破振动影响的措施主要有采用铺设袋装土埂或开挖减振沟槽以及在建(构)筑物倒塌部位铺设减振垫层等。其中,铺设袋装土埂减振性能较差且数量需求高,施工后也难以清理,并且塌落物触袋后也会产生向外辐射的沙尘,也加重了后续的清理工作。开挖减振沟槽技术施工耗时多,且在局部区域可能由于地下埋有管道等场地因素不便于挖槽,受限条件较多。在倒塌部位铺设的减振垫层等措施由于减振效果不佳以及经济效益低等多重因素并未深入投入爆破工程实践与相关研究中,目前大多采用的是较为简陋的稻草,沙袋等低功效的减振设施。
此外,拆除爆破粉尘的成分主要包括二氧化硅、黏土、硅酸盐等物质,由于拆除爆破粉尘的组成物质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利用这一特点大多数工程采用了爆破前地面布置水池、悬挂水桶、地面洒水等措施进行除尘,但大多效果差也不利于大面积的降尘。在工程实践中现有的一项爆破水雾降尘技术因为其成本低,施工较简单且与粉尘结合性好,故现被广泛采用。但是爆破水雾降尘必须有较为合适的盛水容器,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是塑料水袋和水桶等普通容器,在进行建筑物爆破拆除时,其塌落解体范围大,粉尘浓度高,扩散范围远,常规的水袋等小容器难以形成大规模水雾,同时还存在水袋容易破损,水桶价格高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构筑物爆破减振和降尘的新型水气囊,其具有振动峰值小、减振效果好的优点,且其能够有效降低爆破拆除时空气中的粉尘浓度,实时降低周围环境污染。
本申请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构筑物爆破减振和降尘的新型水气囊,其包括弹性材料制成的水气囊体,水气囊体内设有从上至下依次布置的至少两个储气腔及设于相邻的两个储气腔之间的储水腔,水气囊体连接有分别与各个储水腔两端连接的两个压力控制阀及分别与各个压力控制阀一一对应连接的雾化喷头,压力控制阀用于在储水腔内压力升高至预设压力时连通储水腔和对应的雾化喷头,水气囊体还连接有与各个储气腔连通的充放气嘴。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水气囊体连接有与各个储气腔连通的气阀,每个气阀均连接有对应的充放气嘴和压力表。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相邻的储气腔连接的气阀从上至下交替布置于水气囊体的两端。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压力控制阀和对应的雾化喷头之间连接有增压泵。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还包括箍设于水气囊体上的多条固定绳,多条固定绳沿水气囊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每条固定绳均连接有连接绳。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储气腔和储水腔均由设于水气囊体内的石墨橡胶层与水气囊体围合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001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