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两进两出可拆卸带有引脚件的接线端子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298244.X | 申请日: | 2020-07-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913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 发明(设计)人: | 张天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菲尼克斯亚太电气(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9/24 | 分类号: | H01R9/24;H01R4/4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两进两出 可拆卸 带有 引脚 接线 端子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两进两出可拆卸带有引脚件的接线端子,接线端子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部的电气元件,壳体设置有四个进线口,其中四个进线口平均分布于接线端子的中心线的两侧,且接线端子的位于中心线两侧的两个进线口所在中心线的剖面所在平面与接线端子的长度方向垂直,进线口用于容纳接入接线端子的导线,其中电气元件包括电气连接部件和引脚件,电气连接部件分为左接线部和右接线部,引脚件的两个引脚分别可插拔的与左接线部和右接线部连接,引脚件可插拔的与左、右接线部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实现二极管的快速拔出,二极管更换方便,且二极管位于壳体内,产品的安全性能增加;且该二极管不占用现有的接线位,在相同体积的情况下能够接入更多的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连接领域,属于一种两进两出可拆卸带有引脚件的接线端子。
背景技术
现有的接线端子为了实现二极管的功能,通常采用将二极管焊接于接线端子上来实现,如专利公开号为KR20200000855U所述的接线端子,其提供了一种线路变压器的接线端子,其连接到的连接端子的位置,连接到连接端子,并且通过将连接端子和绝缘体连接到连接端子而连接到形成连接孔以电连接到连接端子的连接端子的位置,在连接端子未与连接端子的连接端子连接的位置上设置2个连接端子,从而降低了铁路车辆所需的成本和时间。接线端子与另一接线端子座连接,接线端子通过焊接在铁道车辆的接线端子上形成个接触孔。其采用将二极管焊接于PCB板的方式实现二极管与接线端子的连接,采用这种方式连接的接线端子由于二极管焊接于PCB板上,当二极管出现故障时,需要将整个接线端子进行拆换,才能满足使用需求,造成了设备的严重浪费。
现有技术中还提供了一种可拆卸的带有二极管的接线端子,但是其二极管裸露在外,产品的整体较为粗放,且该接线端子需要占用现有的接线位安装位,在同等体积的情况下需要连接同样接线位需要克服较大的困难,且很难实现,必然需要牺牲客户的接线空间,且能够实现的可拆卸的带有二极管的接线端子需要同时操作两个部件,以便于将二极管的引脚从接线端子中拔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二极管的快速拔出,二极管更换方便,且二极管位于所述壳体内,产品的安全性能增加;且该二极管不占用现有的接线位,在相同体积的情况下能够接入更多的电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接线端子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部的电气元件,所述壳体设置有四个进线口,其中所述四个进线口平均分布于接线端子的中心线的两侧,且所述接线端子的位于中心线两侧的两个进线口所在中心线的剖面所在平面与接线端子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进线口用于容纳接入接线端子的导线,其中所述电气元件包括电气连接部件和引脚件,电气连接部件分为左接线部和右接线部,引脚件的两个引脚分别与左接线部和右接线部连接,引脚件可插拔的与左、右接线部连接,壳体包括有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其中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配合用于密封设置于其内的电气元件。
由以上技术内容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接线端子上设置的引脚件可插拔的与接线端子连接,提高了二极管的利用效率,且该二极管位于壳体内部,产品更可靠,且第二弯曲部包括与第一弯曲部相接的延伸边和活动边,其中所述延伸边和活动边相交接形成第二弯曲部,所述第二弯曲部与一端固定于壳体的弹性臂相接触,由于左右接线部为相对中心轴线对称设置,故设置于左接线部和右接线部内的弹性臂之间设置有间隙,通过将操作工具伸入该间隙内旋转操作工具,则该弹性臂向靠近第二弹簧的方向运动,使得第二弹簧的活动边运动,从而使插入的引脚与电流条之间具有间隙,则可快速的将引脚件拔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的二进二出方案,其中该结构为左侧和右侧相对中心轴线对称设计,能够以最小的空间结构满足二进二出的需求。
且由于该接线端子的壳体为两部分,通过该对称设计可以快速的容纳电流条,不会造成接线端子的体积的增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菲尼克斯亚太电气(南京)有限公司,未经菲尼克斯亚太电气(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9824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香料提纯结晶槽
- 下一篇:一种高出力立式洗衣机波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