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雨水收集预处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297763.4 | 申请日: | 2020-07-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418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 发明(设计)人: | 刘惠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力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36/04 | 分类号: | B01D36/04;E03B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博行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7 | 代理人: | 张麒麟 |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福州高新***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雨水 收集 预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收集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雨水收集预处理装置,包括支撑框架,支撑框架的顶端面上安装有沉淀箱和过滤箱,沉淀箱的后侧壁上嵌设有透明观察板,且沉淀箱右侧壁的下端连通有出液管,沉淀箱的右侧壁上沿出液管的正上方连通有高低不同的引流管,出液管和引流管上均安装有电磁开关阀;过滤箱的上方安装有多层过滤框架,过滤框架的顶端通过交叉的支撑杆安装有水泵,水泵的入口端通过导管与引流管相连通,且水泵的出口端连通有过滤管;本实用新型设计的雨水收集预处理装置能够通过更加简便高效的方式对雨水中的泥土砂石进行去除,并且能够通过简单的操作对雨水进行预处理,实用性强,具有极佳的市场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收集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雨水收集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日益加剧,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雨水资源的价值,并采取了很多相应的措施,因地制宜的进行雨水综合利用。城市中,土地大量被硬化不透水材料覆盖,降水通过雨水排水系统排出,为了节约水源已经开始使用雨水收集系统,而目前使用的雨水收集预处理装置,不能有效的解决雨水收集前期带来的泥沙淤积以及垃圾的自动排放问题,而且装置本身的工艺复杂,安装不方便,长期使用过程中不利于维护及维修,而且现有的雨水收集系统过滤功能较差,且耗能较大,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雨水收集预处理装置,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的雨水收集系统过滤功能较差,且长期使用过程中不利于维护及维修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雨水收集预处理装置,包括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的顶端面上安装有沉淀箱和过滤箱,所述沉淀箱的后侧壁上嵌设有透明观察板,且沉淀箱右侧壁的下端连通有出液管,所述沉淀箱的右侧壁上沿出液管的正上方连通有高低不同的引流管,所述出液管和引流管上均安装有电磁开关阀;所述过滤箱的上方安装有多层过滤框架,所述过滤框架的顶端通过交叉的支撑杆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入口端通过导管与引流管相连通,且水泵的出口端连通有过滤管;所述过滤框架上均放置有过滤框,所述过滤框的底端面上均嵌设有滤网,所述过滤框的底端面上均固定有与过滤框架内侧壁相抵的限位凸起。
更进一步地,所述沉淀箱的后侧壁上安装有与电磁开关阀和水泵电箱相连的控制器,从而能够通过控制器对电磁开关阀和水泵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
更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箱侧壁的底端连通有带有电磁开关阀的出液管。
更进一步地,所述出液管位的端口连通于沉淀箱内腔的最底端,从而能够通过出液管将沉淀箱内带有沉淀的剩余雨水排出,进而便于对沉淀箱的内腔进行清理。
更进一步地,所述水泵位于过滤框架的正上方。
更进一步地,所述过滤框位于过滤框架的顶端面上时,所述限位凸起均与过滤框架内腔的左右侧壁相抵。
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沉淀箱、过滤箱、出液管、引流管、过滤框、滤网、水泵、导管和过滤管的设计,能够将收集的雨水放在沉淀箱内进行静置沉淀对其中含有的泥土砂石进行去除,并且通过水泵和导管的作用将沉淀箱内经过沉淀的上层雨水抽至过滤框的上方通过滤网进行过滤,从而能够完成雨水的预处理,便于对雨水进行回收再利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力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力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977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