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隧道照明智能控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296225.3 | 申请日: | 2020-07-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774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彬;闫栋;黄永飞;魏智健;谢昭炀;车思亮;李项能;冯草清;朱景福;田圆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北二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B45/12 | 分类号: | H05B45/12;H05B47/11;H05B47/115 |
| 代理公司: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9 | 代理人: | 姚迎新 |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照明 智能 控制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隧道照明智能控制系统,包括隧道照明灯、现场数据采集单元、调光控制器、主控单元、信号传输线和电源,所述现场数据采集单元包括亮度传感器、雷达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主控单元根据洞内外亮度、车辆的车速和车流量,以及天气情况等信息实时调控隧道灯的工作状态,实现无级调光,减少不必要的电能浪费,创造良好的隧道视觉环境,预防隧道内交通事故的发生,此外,各组器件之间通过信号传输线进行有线传输,能够避免电磁波干扰,从而提高信号传输的稳定性,保证了隧道内的照明能够得到及时的调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照明智能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车辆驶入或驶出隧道时亮度的突变会使驾驶员的视觉产生的“黑洞效应”或“白洞效应”,“黑洞效应”或“白洞效应”都很容易给行车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现有技术大部分都是通过对隧道内的照明进行控制,从而降低“黑洞效应”或“白洞效应”带来的危害。
但是,现有对于隧道照明的控制存在以下缺点:(1)现有的控制方式通常是按照最大交通量进行控制设计,这种控制方式依据阴天、晴天、重阴天和多云分为4级控制模式,依据基本照明段有白天和黑夜分为2级控制,此外,有些还结合了光感控制,即达到设定照度值便会自动亮灯灭灯,但是上述这些控制方式都过于简单,不能及时根据隧道环境的实际情况作出调整,造成电能浪费,或者照明效果不理想而引发交通事故;(2)控制信号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进行传输,但是无线传输容易被电磁波干扰,而且墙壁对信号削弱也比较大,导致信号传输变得不稳定,也会导致不能对隧道内的照明做出及时的调整,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隧道照明智能控制系统,可以解决现有隧道照明控制所存在的不能依据现场情况及时做出调整、浪费电能和信号传输不稳定等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隧道照明智能控制系统,包括隧道照明灯、现场数据采集单元、调光控制器、主控单元、信号传输线和电源,所述隧道照明灯通过信号传输线与调光控制器连接,所述现场数据采集单元和调光控制器分别通过信号传输线与所述主控单元连接,所述电源分别给所述隧道照明灯、现场数据采集单元、调光控制器和主控单元提供电压,所述现场数据采集单元包括亮度传感器、雷达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
作为所述隧道照明智能控制系统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系统还包括上位机,所述上位机通过所述信号传输线与所述调光控制器连接。
作为所述隧道照明智能控制系统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系统还包括用于提示调光控制器是否发生故障的报警单元,所述报警单元与所述主控单元连接。
作为所述隧道照明智能控制系统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隧道照明灯包括隧道灯本体、铝堵头、DC电源接头、信号传输接头、主电源传输接头、固定座和若干个发光模组,所述铝堵头安装于所述隧道灯本体两端,所述DC电源接头、信号传输接头和主电源传输接头敷设在所述隧道灯本体内,所述固定座安装在所述隧道灯本体上,所述隧道灯本体上还设置有卡槽,所述发光模组安装在所述卡槽内,所述每个发光模组通过并联的方式进行连接。
作为所述隧道照明智能控制系统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固定座为可调角度的固定座。
作为所述隧道照明智能控制系统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可调角度的固定座包括安装板、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和锁紧螺栓,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一端与所述隧道灯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接块的另一端通过锁紧螺栓活动连接。
作为所述隧道照明智能控制系统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隧道灯本体采用散热型铝材挤压一体成型。
作为所述隧道照明智能控制系统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发光模组包括飞利浦3030芯片和LED灯珠,所述LED灯珠与所述飞利浦3030芯片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北二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北二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962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车架装配定位结构
- 下一篇:一种果园用智能采摘机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