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插板阀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289462.7 | 申请日: | 2020-07-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166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 发明(设计)人: | 陈林;孙围华;刘泽宁;张魁榜;齐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川北真空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K27/04 | 分类号: | F16K27/04;F16K3/02;F16K3/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秦广成 | 
| 地址: | 1022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插板 |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插板阀,属于阀门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具有上壳体和与上壳体相对设置的下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容纳槽;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适于与管路对接的开口;阀板,滑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容纳槽内;所述阀板的一侧面设置有与所述壳体的开口匹配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上壳体上开设有检查口,所述检查口上可拆卸的设置有检查门;所述检查口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密封圈围合成的面积;当阀板处于上壳体内时,所述检查口与所述阀板的第一密封圈同心设置;本实用新型的插板阀,只需将检查门从上壳体上拆下来之后,即可更换第一密封圈,方便快捷、工作量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插板阀。
背景技术
插板阀是隔绝两个相邻空间的重要阀体。
在真空插板阀中,阀板与壳体之间通过O型密封圈进行密封,O型密封圈经常受到磨损,导致密封圈需要经常更换。
在更换密封圈的过程中,需要将阀板的密封装置和运动部分等整体从壳体内部完全拆出,对密封圈进行更换,更换完成后再将这部分重新装配到壳体中、重新调试阀门。这样的更换方式工作量大,且繁琐,尤其当阀板的体积和质量都较大时,更换操作尤为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更换密封圈的过程工作量大且繁琐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插板阀。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插板阀,包括:
壳体,具有上壳体和与上壳体相对设置的下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容纳槽;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适于与管路对接的开口;
阀板,滑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容纳槽内;所述阀板的一侧面设置有与所述壳体的开口匹配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圈;
所述上壳体上开设有检查口,所述检查口上可拆卸的设置有检查门;所述检查口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密封圈围合成的面积;当阀门完全打开时,阀板完全处于上壳体内,所述检查口与所述阀板的第一密封圈同心设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下壳体上的开口为圆形。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检查口为圆形。
作为优选方案,上壳体和检查门上对应设置有螺纹孔;所述上壳体和所述检查门通过螺栓穿过螺纹孔固定。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检查门和所述上壳体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检查门上设置有把手。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检查门上设置有加强筋。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板阀,包括:壳体和阀板;所述壳体具有上壳体和下壳体;在上壳体上设置有检查口,所述检查口上可拆卸的设置有检查门;
在使用过程中,阀板在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容纳槽内移动,当阀板移动到下壳体的位置时,阀板上的第一密封圈与下壳体上的开口相匹配,实现对下壳体的开口的密封;如果需要对第一密封圈进行更换,将阀板移动到上壳体内,打开检查门,检查门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一密封圈围合成的面积,所以第一密封圈能够完全露出来,可以更换第一密封圈;
本方案中,只需将检查门从上壳体上拆下来之后,即可更换第一密封圈,方便快捷、工作量少。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板阀,所述上壳体和检查门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将螺栓旋下,即可实现上壳体和检查门的分离,拆装方便,能够多次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川北真空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川北真空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894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计算机降噪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电线生产的挤出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