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后视镜线束卡接固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84378.6 | 申请日: | 2020-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213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利;陆啸龙;段小敏;熊建国;王艳慧;胡鸣;朱英杰;张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十堰)林泓汽车配套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2 | 分类号: | B60R16/02;B60R1/06 |
代理公司: | 武汉华旭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4 | 代理人: | 刘荣;周宗贵 |
地址: | 442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后视镜 线束卡接 固定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后视镜线束卡接固定结构,属于汽车零部件领域,该固定结构至少包括一个以上卡爪,卡爪由一大一小的两个卡柱成对组成,卡柱的上部外沿为圆弧状,上部内沿为鹰嘴状,大卡柱上部的圆弧状部分与小卡柱上部的圆弧状部分相向设置为卡口,大卡柱的高度大于小卡柱的高度,卡口朝向为斜上方,卡柱的柱状部分相互平行,形成半封闭空间,将线束固定在半封闭槽内,实现线束的自由拆装,线束与后视镜外壳之间的固定也更加稳固、可靠,将线束放入卡爪内部时,由于卡柱圆弧面弧度大,线束更易装配;卡柱的柱状部分相互平行且相对于后视镜外壳内壁倾斜的构造,有效减少了卡柱所需要的纵向占地面积,减少了后视镜整体厚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后视镜线束卡接固定结构,属于汽车零部件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前进与发展,汽车后视镜的应用更加广泛,而汽车后视镜的应用离不开线束,目前的汽车后视镜线束固定结构是:利用扎带将线束绑接在后视镜外壳上,但由于扎带作为一次性固定件,扎带将线束固定后,线束不易再次拆装,且随着汽车长时间的行车,导致扎带松动,造成线束活动,进一步造成后视镜异响或是插接部位松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后视镜线束卡接固定结构,该结构易于线束的拆装,而且线束与后视镜外壳之间的连接也更加稳定。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后视镜线束卡接固定结构,线束卡接固定结构至少包括一个以上卡爪,卡爪均固定于后视镜外壳内壁上,所述卡爪由一大一小的两个卡柱成对组成,卡柱的下部为柱状,卡柱的上部外沿为圆弧状,上部内沿为鹰嘴状,大卡柱与小卡柱的长度和宽度相同,大卡柱的高度大于小卡柱的高度,大卡柱和小卡柱的底部均固定于后视镜外壳内壁上,卡柱的柱状部分相互平行且相对于后视镜外壳内壁倾斜,大卡柱上部的圆弧状部分与小卡柱上部的圆弧状部分相向设置为卡口。
对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线束卡接固定结构与所述后视镜外壳为实质上一体。
且所述卡柱与所述后视镜外壳内壁之间的夹角角度为70°~110°。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视镜线束卡接固定结构,该固定结构至少包括一个以上卡爪,卡爪由一大一小的两个卡柱成对组成,大卡柱上部的圆弧状部分与小卡柱上部的圆弧状部分相向设置为卡口,卡柱的柱状部分相互平行且相对于后视镜外壳内壁倾斜,形成半封闭空间,将线束固定在半封闭槽内的方式,用于固定线束。
且大卡柱的高度大于小卡柱的高度,卡口朝向为斜上方,但线束的受力方向为垂直于后视镜外壳向上,而卡口朝向为斜上方,卡口处只会承受朝斜上方的线束分力,同时卡柱的上部外沿为圆弧状,上部内沿为鹰嘴状,将线束放入卡爪内部时,由于卡柱的上部外沿圆弧面弧度大,从而减少了线束所受摩擦力,使线束更易装配,卡柱的内部外沿圆弧面弧度小,线束不易脱离卡爪,从而实现线束的自由拆装,同时线束与后视镜外壳之间的固定也更加稳固、可靠。
且卡柱的柱状部分相互平行且相对于后视镜外壳内壁倾斜且卡柱与后视镜外壳内壁之间的夹角角度为70°~110°的构造,有效减少了卡柱所需要的纵向占地面积,同时减少了后视镜整体厚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卡爪固定在后视镜外壳上的示意图;
图2为I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后视镜外壳;2、小卡柱;3、线束;4、大卡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具体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十堰)林泓汽车配套件有限公司,未经东风(十堰)林泓汽车配套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843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裁切机的导轨式导向结构
- 下一篇:一种带过滤结构的PE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