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检测端口故障的线缆组件和端口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84239.3 | 申请日: | 2020-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326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李骁军;向天虎;李居华;马昌赞;马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飞博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04 | 分类号: | G01R1/04;G01R31/08;H01R11/11;H01R4/22 |
代理公司: | 上海领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2 | 代理人: | 李皓 |
地址: | 201821 上海市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检测 端口 故障 线缆 组件 系统 | ||
本申请公开一种用于检测端口故障的线缆组件和端口检测系统,其中所述用于检测端口故障的线缆组件包括至少一主线路接头和一主线路,所述主线路接头具有一数据接收端和一数据发出端,所述主线路被设置电连接所述主线路接头的所述数据接收端和所述数据发出端,所述主线路接头的所述数据接收端一体地延伸而形成一接收对接端,所述数据发出端一体地延伸而形成一发出对接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线缆组件,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检测端口故障的线缆组件和端口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RS-232串行数据接口标准,1962年由电子工业协会(EIA)制订发布,命名为EIA-232-E,作为工业标准,以保证不同厂家产品之间的兼容。RS-232是PC机与工业设备通信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串行接口。
RS-232被定义为一种在低速率串行通讯中增加通讯距离的单端标准。RS-232采取不平衡传输方式,即所谓单端通讯。收、发端的数据信号是相对于信号地。典型的RS-232信号在正负电平之间摆动,在发送数据时,发送端驱动器输出正电平在+5~+15V,负电平在-5~-15V电平。当无数据传输时,线上为TTL,从开始传送数据到结束,线上电平从TTL电平到RS-232电平再返回TTL电平。接收器典型的工作电平在+3~+12V与-3~-12V。由于发送电平与接收电平的差仅为2V至3V左右,所以其共模抑制能力差,再加上双绞线上的分布电容,其传送距离最大为约15米,最高速率为20kb/s。RS-232是为点对点(即只用一对收、发设备)通讯而设计的,其驱动器负载为3~7kΩ。所以RS-232适合本地设备之间的通信.。
早期的PC机都配置有RS232 DB9接口,随着PC机不断向小型化方向发展,当前大多数PC机已经不在配置RS232 DB9接口,但是因RS232接口具有简单实用低成本等优势,很多领域还在广泛使用。目前主要通过USB转RS232 DB9接口的方式来使用,但是USB转串口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远不如原生的RS232 DB9接口,而且需要安装相应驱动,使用起来存在诸多不便。在设备使用及工程调试等环节中也经常遇到连接问题,在排查环节耗费较多人力和时间,增加了产品研发、生产及售后成本。
多数串口线在电脑端口显示正常,但是数据传输异常,此时严重影响使用人员的判断,会错误的认为是设备端存在问题;往往耗费大量的时间及精力去检查,最后才发现串口线异常。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检测端口故障的线缆组件和端口检测系统,其中所述用于检测端口故障的线缆组件能够检测连接工控设备和PC的端口是否正常。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上至少一个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检测端口故障的线缆组件,其中所述用于检测端口故障的线缆组件包括至少一主线路接头和一主线路,所述主线路接头具有一数据接收端和一数据发出端,所述主线路被设置电连接所述主线路接头的所述数据接收端和所述数据发出端,所述主线路接头的所述数据接收端一体地延伸而形成一接收对接端,以与一待检测的线缆的公头或母头的接收端电连接,所述数据发出端一体地延伸而形成一发出对接端,以与一待检测的线缆的同一公头或母头的发出端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主线路接头为RS232 DB9串口接头。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上至少一个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端口检测系统,所述端口检测系统包括:
一PC;
一线缆,其中所述线缆包括一公头、一母头以及一导线,所述线缆的所述公头和所述母头通过导线电连接,其中所述公头或所述母头被电连接于所述PC;和
如上所述用于检测端口故障的线缆组件,其中所述主线路接头的所述接收对接端和所述发出对接端被电连接于所述母头或所述公头。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线缆的所述公头和所述母头为RS232 DB9串口接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飞博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飞博激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842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