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水处理用循环除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83723.4 | 申请日: | 2020-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717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杨沐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沐璇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智东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8 | 代理人: | 孙文彬 |
地址: | 71010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处理 循环 除砂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污水处理用循环除砂装置,包括罐体,罐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过滤筒,过滤筒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均流板,均流板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转轴,转轴的上固定连接有多组搅拌器,转轴为管状结构,转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吸砂嘴;罐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盖板,盖板通过固定板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通过带传动机构与转轴连接,盖板上还设有进水口,罐体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出水管;通过设置电机带动搅拌器对污水进行搅拌,可实现污水旋流除砂,使砂水分离,提高了除砂效果;通过设置在搅拌器上方设置均流板,可在过滤筒转动时带动均流板旋转,对水流进行分流,使污水通过均流板的进液口均匀流入筛网筒内,提高搅拌器除砂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污水处理用循环除砂装置。
背景技术
城市污水处理是指为改变污水性质,使其对环境水域不产生危害而采取的措施。
城市污水处理一般分为三级:一级处理,去除废水中的漂浮物或部分悬浮状态的污染物,调节pH值、减轻废水的腐化程度和后续处理工艺的负荷,能去除悬浮固体(SS)约50%~60%、BOD5约20%~30%;二级处理,在一级处理的基础上去除废水中的大量有机污染物,使废水进一步净化,可以去除废水中的大量BOD和悬浮物,出水可以排放或用于灌溉;三级处理,进一步去除二级处理未能去除的污染物,其中包括微生物以及未能降解的有机物或磷、氮等可溶性无机物。
城市污水处理工艺按流程和处理程序划分,可分为预处理工艺,一级处理工艺、二级处理工艺、深度处理工艺和污泥处理工艺,以及最终的污泥处置。预处理工艺通常包括格栅处理,泵房抽升和沉砂处理。格栅处理的目的是截流大块物质以保护后续水泵管线、设备的正常运行。泵房抽升的目的是提高水头,以保证污水可以靠重力流过后续建在地面上的各个处理构筑物。沉砂处理的目的是去除污水中裹携的砂、石与大块颗粒物,以减少它们在后续构筑物中的沉降,防止造成设施淤砂,影响功效,造成磨损堵塞,影响管线设备的正常运行。一级处理工艺主要是初级沉淀池,目的是将污水中悬浮物尽可能地沉降去除,主要是由曝气池和二次沉淀池构成,利用曝气风机及专用曝气装置向曝气池内供氧,主要目的是通过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将污水中的大部分污染物变成CO2和H2O,这也就是好氧技术。曝气池内微生物在反应过后与水一起源源不断地流入二次沉淀池,微生物沉在池底,并通过管道和泵回送到曝气池前端与新流入的污水混合;二次沉淀池上面澄清的处理水则源源不断地通过出水堰流出污水厂。深度处理是为了满足高标准的受纳水体要求或回用于工业等特殊用途而进行的进一步处理,通用的工艺有混凝沉淀和过滤。其中过滤装置有虹吸滤池、重力式无阀滤池和压力过滤器等。
沉砂池是城市污水处理厂必不可少的预处理设施,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沉砂池包括以下几种:平流式沉砂池、曝气沉砂池、旋流沉砂池(钟式和比式)、多尔沉砂池等,竖流式沉砂池则很少在城市污水处理厂中使用。排砂设备用于沉砂池。去除池底截留下来的密度大于水的砂、石等无机颗粒。随着处理工艺的发展,除砂设备的型式构造多种多样,其集砂方式有两种:即刮砂型和吸砂型。刮砂型是将沉积在池底的砂粒刮集至池心(边)坑(沟)内,再清洗提升,砂水分离后输送至池外盛砂容器内。待外运处置。吸砂型则用砂泵将池底层的砂水混合液抽至池外。经砂水分离后的砂粒输送至盛砂容器内待外运处置。
现有的吸砂除砂设备在使用时,污水中的砂石易对排砂管或砂泵造成堵塞,经常需要人工清砂,劳动强度大,且除砂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用循环除砂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水处理用循环除砂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过滤筒,所述过滤筒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均流板,所述均流板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上固定连接有多组搅拌器,所述转轴为管状结构,所述转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吸砂嘴;所述罐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通过固定板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通过带传动机构与转轴连接,所述盖板上还设有进水口,所述罐体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出水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沐璇,未经杨沐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837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