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矿业工程勘探扩孔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282263.3 | 申请日: | 2020-07-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850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 发明(设计)人: | 马海亮;尹威威;齐二冬;高涛;马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海亮;尹威威;齐二冬;高涛;马杰 |
| 主分类号: | E21B7/02 | 分类号: | E21B7/02;E21B7/04;E21B7/28;E21B15/04;E21B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 地址: | 4716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业 工程 勘探 扩孔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矿业工程勘探扩孔装置,包括龙门架、升降机构和钻头,龙门架横梁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支撑架相对两侧的内壁之间活动安装有螺纹杆二,螺纹杆二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齿轮一,支撑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临近于龙门架其中一个支撑柱上的电机一,电机一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齿轮二,齿轮一与齿轮二相啮合,支撑架顶部活动安装有与螺纹杆二相配合的连接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矿业工程勘探扩孔装置,通过齿轮一与齿轮二相啮合,电机一带动齿轮二,齿轮二带动齿轮一,齿轮一带动螺纹杆二进行转动,螺纹杆二上活动安装有连接块,连接块随着电机一的转动在螺纹杆二上左右移动,不用每打一次孔,就将装置进行移动一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业勘探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矿业工程勘探扩孔装置。
背景技术
矿产资源是地壳在其长期形成、发展与演变过程中的产物,是自然界矿物质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经一定地质作用而聚集形成的。不同的地质作用可以形成不同类型的矿产,矿产资源是地壳在其长期形成、发展与演变过程中的产物,是自然界矿物质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经一定地质作用而聚集形成的。不同的地质作用可以形成不同类型的矿产,依据形成矿产资源的地质作用和能量、物质来源的不同,一般将形成矿产资源的地质作用,即成矿作用分为内生成矿作用、外生成矿作用、变质成矿作用与叠生成矿作用,内生成矿作用是指由地球内部热能的影响导致矿床形成的各种地质作用,外生成矿作用是指在太阳能的直接作用下,在地球外应力导致的岩石圈上部、水圈、生物圈和气圈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在地壳表层形成矿床的各种地质作用。变质成矿作用是指由于地质环境的改变,特别是经过深埋或其他热动力事件,使已由内生成矿作用和外生成矿作用形成的矿床或含矿岩石的矿物组合、化学成分、物理性质以及结构构造发生改变而形成另一类性质不同、质量不同矿床的地质作用。叠生成矿作用是一种复合成矿作用,是指因多种成矿作用复合叠加而形成矿床的一种地质作用,这四种不同的成矿作用形成四类不同的矿床,即内生矿床、外生矿床和叠生矿床,一个地区范围内矿产能否形成、形成多少与优劣均与该地区的成矿地质条件的好坏直接相关,一个国家矿产资源的丰度,除地质条件外,与可供储矿的疆域空间条件直接有关,在同等有利成矿的地质条件下,疆域越是辽阔,矿产资源就越丰富。
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在对矿产资源开发之前,需要探扩孔装置,先对矿产资源进行勘探,而现有的矿业工程勘探扩孔装置移动不便,不方便运输,且现有的装置,钻头直接与土地接触,没有缓冲装置,对钻头的伤害较大,因此需要经常更换钻头,从而使勘探成本加高。
实用新型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矿业工程勘探扩孔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中提到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矿业工程勘探扩孔装置,包括:
一龙门架,所述龙门架的横梁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相对两侧的内壁之间活动安装有螺纹杆二,所述螺纹杆二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齿轮一,支撑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临近于所述龙门架其中一个支撑柱上的电机一,所述电机一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齿轮二,所述齿轮一与齿轮二相啮合,所述支撑架顶部活动安装有与所述螺纹杆二相配合的连接块;
一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伸缩杆、螺纹杆一、固定盒、齿轮三、卡环和电机二,所述伸缩杆的机座固定安装于连接块的底部,所述伸缩杆的底部为凹型,所述螺纹杆一的顶部活动安装于伸缩杆的输出端,所述伸缩杆与螺纹杆一之间通过卡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盒固定安装于龙门架的支撑柱上,所述齿轮三固定安装于电机二的输出端,所述电机二的数量为两个,且固定安装于固定盒内侧的底部,并关于固定盒中心对称,所述螺纹杆一的尾端贯穿并延伸至固定盒的外侧,且位于两个齿轮三之间,并分别与两个齿轮三相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海亮;尹威威;齐二冬;高涛;马杰,未经马海亮;尹威威;齐二冬;高涛;马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822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