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神经外科手术弯头刮圈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77680.9 | 申请日: | 2020-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304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守森;裴志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32 | 分类号: | A61B17/32 |
代理公司: | 福州科扬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001 | 代理人: | 吴嘉滨 |
地址: | 350001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神经 外科手术 弯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神经外科手术弯头刮圈,包括操作杆;所述操作杆后端套设一手柄,前端固定一环体;所述环体远离操作杆的远端相对靠近操作杆的近端弯曲或弯折翘起;该神经外科手术弯头刮圈能更方便刮除肿瘤边缘的残留肿瘤组织,提高肿瘤全切率;且更易钩拉出已刮到的肿瘤组织,减少钩拉的次数,从而减少手术器械与组织的机械损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神经外科手术弯头刮圈,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刮圈常规应用于垂体腺瘤、颅咽管瘤、听神经瘤等常规神外手术中,通过显微镜下的管状通道刮除、勾出肿瘤组织,现有的刮圈虽然尺寸、大小不一,但形状几乎一样,均为手柄及连接杆的末端为一个规则的圆环,该圆环是一个平面,如名称为 “神经外科专用手术器械套件”,授权公告号:CN304058929S 授权公告日:2017.02.22 的外观专利,就是一个规则圆形的圆环,该圆环位于一个平面,无折叠和屈曲。图10为现有刮圈的示意图。
刮圈的这种圆环设计在手术过程中有如下缺点:
一方面不利于刮除肿瘤主体周围窄隙等较狭窄的结构内的肿瘤组织;另一方面,当刮到肿瘤组织后,不利于把刮到的组织钩拉出体外。而显微镜下的经鼻蝶颅底肿瘤切除术一般手术切口狭小,手术通道较深而口径又小,稳定地刮除并挖出肿瘤组织就显得尤为重要。现有的刮圈在手术操作过程中需要压转操作杆以利用杠杆作用使其环体上翘来刮下肿瘤组织,不太满足术中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神经外科手术弯头刮圈。该神经外科手术弯头刮圈能更方便刮除肿瘤边缘的残留肿瘤组织,提高肿瘤全切率;且更易钩拉出已刮到的肿瘤组织,减少钩拉的次数,从而减少手术器械与组织的机械损伤;此外新型刮圈的环体横径较小,环体较窄,更有利于进入狭窄的间隙刮除肿瘤组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方案一:
一种神经外科手术弯头刮圈,包括操作杆;所述操作杆后端套设一手柄,前端固定一环体;所述环体远离操作杆的远端相对靠近操作杆的近端弯曲或弯折翘起。
其中,所述环体正面投影为长圆形,其长轴为远离操作杆的方向。
其中,以环体弯曲起点为基点,所述环体远端翘起角度α20°~40°,优选30°。
其中,所述环体近端与操作杆前端固定,且向操作杆延长线方向延伸,所述环体远端向操作杆一侧翘起。
其中,所述环体侧面投影为一圆润的弧形或为一直线和一弧线的结合,且两者通过圆润的过渡,两者正面投影比值为2.5:2.5~4:1,优选3:2。
其中,所述环体正面投影长度为4mm~6mm,优选5mm;正面投影宽度为2mm~3mm,优选2.5mm;厚度为0.5mm~1.5mm,优选1mm。
其中,所述操作杆为直杆或弯折的枪状杆,为直杆时,其长度为18mm~23mm,优选21mm;直径为1mm~1.5mm,优选1.3mm;为枪状杆时,其其长度为22mm~30mm,优选26mm;直径为1mm~1.5mm,优选1.3mm。
方案二:
一种神经外科手术弯头刮圈,包括操作杆;所述操作杆后端套设一手柄,前端固定一环体;所述环体远离操作杆的远端相对靠近操作杆的近端弯曲或弯折翘起。
其中,所述环体正面投影为长圆形,其长轴为远离操作杆的方向。
其中,以环体弯曲起点为基点,所述环体远端翘起角度α20°~40°,优选30°。
其中,所述环体近端通过一短杆与操作杆前端固定连接;所述短杆与操作杆的夹角β为100°~140°,优选1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776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ARDS患者用俯卧通气护理的密闭式吸痰器
- 下一篇:一种水库管理融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