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吸氧雾化一体化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277105.9 | 申请日: | 2020-07-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201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 发明(设计)人: | 王芳;舒奇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芳 |
| 主分类号: | A61M11/00 | 分类号: | A61M11/00;A61M16/00 |
| 代理公司: | 武汉维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4 | 代理人: | 蒋悦 |
| 地址: | 4437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吸氧 雾化 一体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氧雾化一体化装置,它包括鼻氧管,鼻氧管与供氧管连通,在鼻氧管与供氧管之间设有雾化头,雾化头内设有超声换能片,雾化头与液体瓶密封连接,雾化头通过吸管与液体瓶连通;超声换能片用于将液体瓶内液体吸引后雾化,供氧管用于通入氧气将雾化气体送入鼻氧管。通过在鼻氧管的连接管与供氧管之间接入雾化头的方案,实现了供氧和雾化治疗的互不干扰的进行。在供氧时,雾化头不动作,类似普通的鼻氧管,当需要雾化时,装上液体瓶,即可通过雾化头内的超声换能片将药液雾化,由通入的氧气送入到患者的鼻腔,确保施药精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细胞分离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组织源性细胞吸氧雾化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吸氧和雾化均为呼吸科常用的治疗方案,现有技术中的鼻氧管如图5中所示,通过入鼻管插入到鼻孔中给患者供应氧气。现有技术中的雾化装置如图6中所示,通过速度较高的氧气是瓶中的药液雾化,送入患者的口鼻,存在的问题是,鼻氧管和雾化装置的更换不易,病人不易收纳,收纳过程中很容易被污染。而且以高速的氧气进行雾化治疗,浪费较大,除了氧气的浪费也有药液的浪费,施药不容易精确,容易导致供药不足或者供药过量。现有技术中也有采用超声雾化的方案,但是这些方案通常设备体积过大,成本较高,患者难以负担。且通常也是采用面罩的结构,而面罩为了呼吸,设有呼吸孔,也未能解决药液浪费较大的问题,并且该结构存在与鼻氧管切换是的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吸氧雾化一体化装置,能够无需患者取下鼻氧管,并能够同时完成供氧和雾化的操作,减少切换鼻氧管和雾化面罩的麻烦,避免收纳不当造成污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吸氧雾化一体化装置,它包括鼻氧管,鼻氧管与供氧管连通,在鼻氧管与供氧管之间设有雾化头,雾化头内设有超声换能片,雾化头与液体瓶密封连接,雾化头通过吸管与液体瓶连通;
超声换能片用于将液体瓶内液体吸引后雾化,供氧管用于通入氧气将雾化气体送入鼻氧管。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鼻氧管为环形的管路,在鼻氧管上设有两个入鼻管,鼻氧管通过三通接头与连接管连通,连接管与雾化头连通,雾化头与供氧管连通。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供氧管上设有流量调节阀。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雾化头内设有密封腔体,在雾化头的密封腔体内设有雾化池,超声换能片设置在雾化池内,雾化池的底部与吸管连通,以将液体瓶内的液体吸入到雾化池内,雾化成水雾。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超声换能片活动位于雾化池内,在超声换能片的顶部设有用于限位的压板,超声换能片与雾化池侧壁之间的间隙小于0.5mm。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雾化池至少一侧的侧面设有斜面,斜面的底部直接与雾化池底部连接,以构成雾化出口。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吸管为毛细吸管,即在吸管内设有毛细管束。
优选的方案中,在雾化头设有充电口,充电口通过驱动电路板与超声换能片电连接,以驱动超声换能片振动。
优选的方案中,在雾化头设有充电口,充电口通过充电电路与电池电连接,电池通过驱动电路板与超声换能片电连接,以驱动超声换能片振动;
所述的驱动电路板中设有微处理器,微处理器输出的脉冲电路与晶闸管的控制端电连接,晶闸管的开关端分别与电源电路和超声换能片电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还设有堵盖,堵盖用于在取下液体瓶后封堵雾化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芳,未经王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771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封边机用的加强机架
- 下一篇:一种可调节采血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