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轴承间距调节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72614.2 | 申请日: | 2020-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640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学苏;张文宇;胡子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壹达真空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5/00 | 分类号: | F16C35/00;F16C27/06 |
代理公司: | 衢州维创维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2 | 代理人: | 龚洋洋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台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承 间距 调节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轴承间距调节机构,包括截面呈冖型的端盖,在靠端盖密封端的一侧设置有环形支撑沿,环形支撑沿上设置有若干按圆周均匀分布的安装孔;在所述的端盖内侧设置有限位凸沿,在所述的限位凸沿内侧设置有调节件,所述的调节件上设置有若干按圆周均匀分布的顶件,并在所述的端盖的密封端上设置有贯穿的螺纹孔,所述的螺纹孔上设置有调节螺栓,且调节螺栓与调节件相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轴承调节技术领域,特指一种轴承间距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对于通过传动轴传动的机械结构来说,轴承是不可或缺的支撑件,有时候可能一个位置上安装有二至三个轴承;然而由于设备的运行,容易导致轴承出现移位或这轴承与轴承之间的间距变大,进而需要通过停止设备在对轴承的位置进行调节,这样既麻烦也容易耽误工作进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能对轴承间距进行调节的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轴承间距调节机构,包括截面呈冖型的端盖,在靠端盖密封端的一侧设置有环形支撑沿,环形支撑沿上设置有若干按圆周均匀分布的安装孔;在所述的端盖内侧设置有限位凸沿,在所述的限位凸沿内侧设置有调节件,所述的调节件上设置有若干按圆周均匀分布的顶件,并在所述的端盖的密封端上设置有贯穿的螺纹孔,所述的螺纹孔上设置有调节螺栓,且调节螺栓与调节件相抵。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通过拧到调节螺栓,使得支撑件上的顶件与轴承的内圈相抵,从而带动轴承整体的位置进行调节,进而能起到调节轴承间距或位置的效果;限位凸沿能对调节件其限位作用,从而避免调节件脱离端盖。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调节件包括呈圆形的支撑部、设置在支撑部外测且呈环形的第一支撑环及设置在第一支撑环外侧且呈环形的第二支撑环,并设置有若干按圆周均匀分布且连接支撑部、第一支撑环及第二支撑环的支撑筋;所述的支撑筋、支撑部、第一支撑环及第二支撑环为一体成型,且所述的调节螺栓与支撑部相抵,且第二支撑环与限位凸沿的内侧相适配。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支撑件由支撑筋、支撑部、第一支撑环及第二支撑环组成,从而能降低支撑件整体的质量,从而降低材料的投入,从而降低了生产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件上设置的顶件呈圆柱形,并在所述的顶件上设置有缓冲块。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调节件上设置的顶件呈圆柱形,从而能确保与轴承内圈之间的受力面积;并在顶件上设置有缓冲块,从而能在轴承内圈与顶件之间起到良好的缓冲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缓冲块由顶件侧向外包括依次连接的缓冲橡胶层与聚乙烯泡沫层,在所述的缓冲橡胶层与聚乙烯泡沫层之间设置有用于粘合的粘合剂层。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缓冲块由顶件侧向外包括依次连接的缓冲橡胶层与聚乙烯泡沫层,从而能确保缓冲块能起到良好的缓冲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缓冲块与顶件通过粘合剂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缓冲块与顶件通过粘合剂固定连接,从而能便于缓冲块的安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Ⅰ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部件名称:1-端盖、2-环形支撑沿、3-限位凸沿、4-调节件、4a-支撑部、4b-第一支撑环、4c-第二支撑环、4d-支撑筋、5-顶件、6-调节螺栓、7-缓冲块、7a-缓冲橡胶层、7b-聚乙烯泡沫层、7c-粘合剂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壹达真空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壹达真空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726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