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硬膜外导管的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71299.1 | 申请日: | 2020-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569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刘珍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资阳市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13/02 | 分类号: | A61F13/02;A61M2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华智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70 | 代理人: | 李林合;何凡 |
地址: | 6413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硬膜外 导管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硬膜外导管的固定装置,属于导管固定技术领域。该硬膜外导管的固定装置,包括敷贴组件、连接组件和防护组件,敷贴组件包括敷贴本体、胶粘层和隔离纸层,敷贴本体的中部开设有通孔,胶粘层设置于敷贴本体的侧部,隔离纸层设置于胶粘层的侧部,连接组件包括海绵垫,海绵垫设置于敷贴本体邻近通孔的部位,海绵垫的内部开设有螺旋形凹槽,螺旋形凹槽与通孔连通,防护组件包括止血棉圈和无菌纱布圈,止血棉圈胶接于海绵垫的侧部,无菌纱布圈设置于敷贴本体的侧部,无菌纱布圈套设于海绵垫的外侧。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的实现对导管的固定,避免晃动导致针头晃动,保障给药的效果和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管固定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硬膜外导管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硬膜外麻醉是指硬膜外间隙阻滞麻醉,即将局麻药注入硬膜外腔,阻滞脊神经根,暂时使其支配区域产生麻痹,在麻醉的过程中,需要对外导管进行固定,以便于将麻药通过导管通入到硬膜外腔。
目前,一般都是通过敷贴对导管进行直接固定,其固定的效果较差,容易导致导管晃动,进而导致针头晃动,影响给麻药的质量和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硬膜外导管的固定装置,旨在改善现有的敷贴固定效果较差,容易导致导管晃动,影响给麻药的质量和效果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硬膜外导管的固定装置,包括敷贴组件、连接组件和防护组件。
所述敷贴组件包括敷贴本体、胶粘层和隔离纸层,所述敷贴本体的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胶粘层设置于所述敷贴本体的侧部,所述隔离纸层设置于所述胶粘层的侧部,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海绵垫,所述海绵垫设置于所述敷贴本体邻近所述通孔的部位,所述海绵垫的内部开设有螺旋形凹槽,所述螺旋形凹槽与所述通孔连通,所述防护组件包括止血棉圈和无菌纱布圈,所述止血棉圈胶接于所述海绵垫的侧部,所述无菌纱布圈设置于所述敷贴本体的侧部,所述无菌纱布圈套设于所述海绵垫的外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敷贴本体的厚度在0.5mm-1.2mm,所述敷贴本体的断面呈矩形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敷贴本体的中部开设有若干透气孔,所述敷贴本体的侧部设置有固定翼。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胶粘层设置为医用压敏胶粘层,所述胶粘层与所述敷贴本体为一体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隔离纸层的侧部设置有与所述固定翼配合的隔离部,所述隔离纸层的厚度在0.3mm-0.8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隔离纸层的侧部设置有外延部,所述外延部从所述敷贴本体的侧部伸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海绵垫的断面呈圆形设置,所述海绵垫邻近所述螺旋形凹槽的内壁为光滑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螺旋形凹槽的螺旋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螺旋形凹槽邻近所述止血棉圈一端的内径小于所述螺旋形凹槽邻近所述敷贴本体一侧的直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止血棉圈的内侧设置有密封套,所述止血棉圈的厚度在3mm-6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无菌纱布圈的上部与所述止血棉圈的下部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资阳市人民医院,未经资阳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712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