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绳索类物证固定保存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268780.5 | 申请日: | 2020-07-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300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 发明(设计)人: | 齐洁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迪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D25/10 | 分类号: | B65D25/10;B65D6/24;B65D53/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十蕙一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31 | 代理人: | 刘秋兰 |
| 地址: | 611135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八一路北段18***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绳索 物证 固定 保存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检验鉴定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绳索类物证固定保存装置。绳索类物证固定保存装置,包括盒体和盒盖,盒体内设有底板,底板上从上往下设有一排用于缠绕绳索类物证的支撑板,支撑板可拆卸的垂直设置于底板上。本实用新型采用绳索类物证固定保存装置,能较好的将绳索类物证进行固定保存、运输和送检,大大避免了交叉污染,也方便提取绳索类物证上的遗留样本,无需多次翻动物证样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检验鉴定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绳索类物证固定保存装置。
背景技术
物证是指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物品痕迹。其特点是以物品的外部特征、物质属性以及它所处的位置,来反映一定的案件事实。例如犯罪使用的工具,犯罪时遗留的各种痕迹(血迹、指纹等),查获的赃款赃物以及其他能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物品。在案件现场采集提取的物证都应根据物证的特性采取适当的方法和严格的措施进行保存,确保物证不变质、不腐败、不降解、不污染。
绳索类物证是案件现场非常常见的物证,因为嫌疑人触摸而很有可能遗留有嫌疑人的DNA,比如:手机充电线、网线、绑架捆绑被害人的绳子、勒颈用的绳索等等。绳索的不同部位可能遗留被害人、事主、嫌疑人的DNA,如果不能妥善保存,会造成不同人的DNA相互污染。另外,如果保存环境不规范,也会导致绳索上的DNA的降解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绳索类证物的不能妥善保存的技术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绳索类物证固定保存装置。
绳索类物证固定保存装置,包括盒体和盒盖,所述盒体内设有一底板,所述底板上从上往下设有一排用于缠绕绳索类物证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可拆卸的垂直设置于所述底板上。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打开盒盖,将绳索类物证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依次绕于成排的支撑板上,缠绕时可以采用上方左侧往下方右侧,上方右侧往方下左侧的S型方式缠绕,由于支撑板成排设置,支撑板起到支撑及隔开的作用,避免交叉污染,也方便提取绳索类物证上的遗留样本,无需多次翻动物证样本。另外,由于支撑板与底板可拆卸连接,可以根据绳索类物证的大小和长短来有机的调整存放单元的空间。本实用新型将绳索类物证置于盒体内,盖上盒盖后,便于运输、送检和堆放,节约物证存放空间,也便于永久保存。
所述支撑板的左右两侧面中部均设有向内凹进的凹槽。以便于绳索类物证缠绕于凹槽内,不易脱落。
所述凹槽优选采用三角形凹槽。
所述底板上从上往下设有一排插接孔;
所述支撑板的后侧面向后延伸设有插接板,所述插接板插接于所述插接孔上。
所述插接板为一个且位于所述支撑板后方中部。当支撑板长度较短时,采用上述结构的插接板。
所述插接板为两个且位于所述支撑板后方左右两侧。当支撑板长度较长时,采用上述结构的插接板。
所述底板上还设有一圈挡板,所述挡板垂直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支撑板周边。
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的所述底板上设有中部固定段,所述中部固定段左右水平设置;
最上方的所述支撑板的上方设有顶部固定段,所述顶部固定段上下竖向设置。当绳索类物证需要固定保存时,首先绕过顶部的支撑板一侧凹槽后,穿过下方的中部固定段,被中部固定段固定后,绕过下一个支撑板另一侧凹槽,继续穿过中部固定段,绕过凹槽,实现S型方式缠绕,最终顶部绳索类物证端部穿过顶部固定段进行固定。设置中部固定段和顶部固定段后,可以实现绳索类物证大部分面积腾空于支撑板,减少绳索类物证的污染。
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的所述底板上设有两个固定通孔,两个所述固定通孔上下方向排列;
最上方的所述支撑板的上方设有两个顶部通孔,两个所述顶部通孔左右方向排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迪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迪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687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