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端部连接结构的电池模组及电池包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268338.2 | 申请日: | 2020-07-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854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 发明(设计)人: | 周游;姜斌;刘晨南;杨秋立;安婷;张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塔菲尔动力系统有限公司;江苏塔菲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50/258 | 分类号: | H01M50/258;H01M50/342;H01M50/249;H01M50/209;H01M50/593 |
| 代理公司: | 江苏银创律师事务所 32242 | 代理人: | 孙计良 |
| 地址: | 211113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 结构 电池 模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端部连接结构的电池模组及电池包。其中电池模组包括模组框架和设置在模组框架内的若干电池。模组框架包括前端板和后端板。电池呈长条形,电池电极位于电池的端面上。设置有电池电极的端面为电极端面。电极端面朝向前端板。电极端面和前端板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绝缘板和极耳支撑件。连接组件包括线束隔离板、连接片和极耳。由此,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下,电池电极的背向端面可以设置防爆阀,由此,电池模组组成电池包时,防爆阀爆开后的热量向电池包四周发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模组和电池包。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CN110931694 A公开了一种同侧电极输出的电池模组。这种同侧电极输的电池模组主要优点在于,组成模组包时,低压线路和高压线路可以分开,从而减少高压线路对低压线路的电磁干扰。另外一个优点在于,连接电池模组和电池模组之间的母排长度较短。但这种电池模组内的电池没地方设置防爆阀,因为电池即便设置了防爆阀,在电池热失控的状态下,防爆阀爆开后热量无处释放。虽然专利文献CN 110277533 A所公开的电池模组中,电池在顶端的端面上设置有防爆阀,电池模组的顶盖上设置有第二防爆阀。但该技术方案以下缺陷:首先,由于电池电极同样位于电池顶端的端面上,电池防爆阀爆开后,影响连接电池电极的电器组件,比如可能导致采集板失效,从而导致电池模组整体的管控失效;其次,电池通常放置在电动汽车的底板上,电池上方缺少空间用于电池防爆阀爆开后的热力释放,而电池上方预留防爆阀爆开的空间必然要求缩小电池,从而导致电池蓄能模块整体的能量密度下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
1、实现电池的同侧电极输出。
2、为电池防爆阀设置预留空间。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方案如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端部连接结构的电池模组,包括模组框架和设置在模组框架内的若干电池;所述模组框架包括U形板、盖板和两块端板;所述U形板是由板体折弯后形成底板和两块侧板所组成的U形结构板;两块端板分别为前端板和后端板;所述前端板和后端板分别设于所述U形板的前后端;所述盖板扣在所述U形板上;所述电池呈长条形,电池电极位于电池的端面上;设置有电池电极的端面为电极端面;所述电极端面朝向所述前端板。
进一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端部连接结构的电池模组,所述电极端面和所述前端板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和绝缘板;所述连接组件至少包括线束隔离板、连接片和极耳;所述连接片设置在所述线束隔离板上,并通过所述线束隔离板上的电极孔连接所述电池的电极,使得各电池连成一体;所述极耳一端通过所述线束隔离板上的电极孔连接所述电池连成一体后的电极。
进一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端部连接结构的电池模组,通过所述连接片的连接,使得各电池串联。
进一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端部连接结构的电池模组,还包括极耳支撑件;所述极耳支撑件包括极耳底座和极耳盖板;所述极耳底座与所述绝缘板由绝缘材料一体化制造而成;所述极耳底座上设置有极耳槽;所述极耳盖板扣在所述极耳槽上;所述极耳穿过所述绝缘板后,另一端设置在所述极耳槽内。
进一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端部连接结构的电池模组,所述前端板上设置有极耳支架孔;极耳支撑件穿过极耳支架孔,使得极耳支撑件穿出模组框架外,并受极耳支架孔所支撑。
进一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端部连接结构的电池模组,所述绝缘板内侧面上设置有加强筋。
进一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端部连接结构的电池模组,所述端板内侧边缘设置有连接台阶槽;所述U形板的底板和侧板的端部扣入所述连接台阶槽后和所述端板焊接。
进一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端部连接结构的电池模组,所述U形板的侧板外侧设置有若干凸块;所述盖板两边向下折弯形成扣板;所述扣板上设置有若干扣孔;所述盖板通过所述侧板上的凸块卡入所述扣孔而卡在所述U形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塔菲尔动力系统有限公司;江苏塔菲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塔菲尔动力系统有限公司;江苏塔菲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683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电能计量的采集运维调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特种设备试压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