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纤扫描成像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266777.X | 申请日: | 2020-07-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339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 发明(设计)人: | 邵鹏飞;陈伟;刘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2B23/26 | 分类号: | G02B23/26;G02B23/24;G02B26/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顾炜 |
| 地址: | 230026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纤 扫描 成像 装置 | ||
1.一种光纤扫描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处理单元(1),压电陶瓷驱动(2),传输线(3),光电检测单元(4),第一压电陶瓷管(5),光源(6),光纤(7),固定基座(8),Y型光纤(9),电缆(10),保护套管(11),接收光纤(12),第二压电陶瓷管(13),发射光纤(14),物镜(15)和待成像目标(16),其中,Y型光纤(9)内部包含两根完全独立的光纤,光源(6)所发出的光通过Y型光纤(9)的一端输入,其对应的另一端光纤被固定在第二压电陶瓷管(13)内,后者在压电陶瓷驱动(2)的作用下,带动发射光纤(14)形成扫描运动,光源(6)发出的通过光纤传导的光投射到待成像目标(16)上,形成的反射光通过Y型光纤(9)的另一根独立接收光纤(12)进行收集,与接收光纤(12)对应的另一端光纤(7)通过同样的第一压电陶瓷管(5)带动进行扫描,通过光电检测单元(4)对光纤(7)扫描输出的光平面进行成像,从而得到待成像目标(16)的图像,其中待成像目标(16)是本装置需要直接测量的对象,物镜(15)可将发射光纤(14)从其位于Y型光纤(9)中的另一端耦合进来的激光聚焦到待成像目标(16)上,物镜(15)和待成像目标(16)的空间距离取决于所选物镜(15)的焦点长度,发射光纤(14)穿过第二压电陶瓷管(13),其右端悬空处为几个毫米,发射光纤(14)和第二压电陶瓷管(13)相接触的两端,采用光胶或紫外胶方式进行粘接固定,光纤(7)和第一压电陶瓷管(5)之间采用同样的粘接方式,发射光纤(14)用于传导光,其发射到待成像目标(16)上的光,其中一部分被反射回接收光纤(12)中,接收光纤(12)可以收集反射的光线,并将其传输到对应光纤的另一端光纤(7),压电陶瓷驱动(2)可以输出两路正弦调制电压,其相位相差固定角度,第一压电陶瓷管(5)和第二压电陶瓷管(13)为相同的带有四个分区极化的陶瓷管,它们的一端固定在固定基座(8)上,另一端为自由悬空状态,压电陶瓷驱动(2)输出的两路电压通过电缆(10)以相同的方式分别连接到两个压电陶瓷管上,可以驱动压电陶瓷管悬空的一端做螺旋线或者行列扫描规则运动,压电陶瓷管带动光纤(7)和发射光纤(14)末端运动,保护套管(11)用于将所述第二压电陶瓷管(13)和接收光纤(12)封装起来,保护其不受环境中液体损害,光源(6)可输出白光或者单色激光,其输出的光通过光纤传导至待成像目标(16)上起到照明作用,Y型光纤(9)作为内部光纤的载体,起到保护作用,光电检测单元(4)对第一压电陶瓷带动光纤扫描平面(17)进行成像,并通过传输线(3)传输到数据处理单元(1),后者可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从而得到彩色图像、荧光图像或者二者的叠加图像,并呈现给用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扫描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数据处理单元(1)选为计算机;压电陶瓷驱动(2)选为信号发生器;传输线(3)选为网线;光电检测单元(4)选为CMOS相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6677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挤压模具
- 下一篇:一种钢包机构连杆插销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