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页岩气井试气采气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266607.1 | 申请日: | 2020-07-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544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 发明(设计)人: | 刘虎;戚明辉;曹涛涛;曹茜;刘芮伶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科源工程技术测试中心 |
| 主分类号: | E21B49/08 | 分类号: | E21B49/08 |
| 代理公司: | 保定运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33 | 代理人: | 钟骁 |
| 地址: | 61009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页岩 气井 试气采气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页岩气井试气采气装置,所述第一箱体的内腔设有移动板,所述第二箱体的内腔固定有挡板,所述第一箱体的内腔顶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侧固定有第一斜齿轮,所述第二转轴的一侧固定有与第一斜齿轮啮合的第二斜齿轮,所述第二转轴的外侧固定有第二齿轮,所述移动板的一侧固定有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二齿条,本实用新型通过气缸定期对直杆进行来回推动从而带动齿条移动,由齿轮带动转轴旋转,最终推动移动板进行来回移动,由于移动板一侧的第一通孔与挡板一侧的第二通孔呈交错分布,因此当移动板推至挡板一侧,就可以停止输送页岩气,进行瓶体更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页岩气井试气采气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页岩气井试气采气装置。
背景技术
页岩气是蕴藏于页岩层可供开采的天然气资源,中国的页岩气可采储量较大,页岩气的形成和富集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往往分布在盆地内厚度较大、分布广的页岩烃源岩地层中。较常规天然气相比,页岩气开发具有开采寿命长和生产周期长的优点,大部分产页岩气分布范围广、厚度大,且普遍含气,这使得页岩气井能够长期地以稳定的速率产气。
现有的页岩气采气装备在采气瓶采满之后,需要关闭阀门,然后将采气瓶进行更换,在此过程中,滞留在管道内腔的页岩气容易流入空气中,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需要工作人员动手进行开合阀门,浪费人力成本,为此,提出一种页岩气井试气采气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页岩气井试气采气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页岩气井试气采气装置,包括页岩气管道,所述页岩气管道的一侧设有一侧敞开的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箱体远离页岩气管道的一侧套接有第二箱体,所述第二箱体远离第一箱体的一侧连通有第二导管,所述第二导管远离第二箱体的一侧连通有瓶体,所述页岩气管道的一侧连通有第一导管,所述第一导管远离页岩气管道的一侧与第一箱体的一侧相连通,所述第一箱体的内腔侧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侧固定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箱体的内腔设有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一齿条,所述第一箱体的内腔设有移动板,所述第二箱体的内腔固定有挡板,所述第一箱体的内腔顶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侧固定有第一斜齿轮,所述第二转轴的一侧固定有与第一斜齿轮啮合的第二斜齿轮,所述第二转轴的外侧固定有第二齿轮,所述移动板的一侧固定有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二齿条。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移动板的一侧均匀开设有数量为三个的第一通孔,所述挡板的一侧开设有数量为两个的第二通孔。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箱体的顶端设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固定有插入于第一箱体的内腔的直杆,所述直杆远离气缸的一端固定于第一齿条的一侧。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导管的一侧设有阀门,所述第一箱体的一侧固定有密封圈,所述直杆的外侧固定有第一密封垫,所述挡板的一侧侧固定有第二密封垫。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气缸的一侧固定有数量为两个的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远离气缸的一端固定于第一箱体的顶端,所述第一箱体的底端固定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远离第一箱体的一端固定有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的顶端固定有第二箱体,所述支撑底座的顶端固定有瓶体。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移动板的一端固定有滑块,所述第一箱体的内腔顶端开设有与滑块相适配的滑槽,所述滑块滑动连接于滑槽的内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气缸定期对直杆进行来回推动从而带动齿条移动,由齿轮带动转轴旋转,最终推动移动板进行来回移动,由于移动板一侧的第一通孔与挡板一侧的第二通孔呈交错分布,因此当移动板推至挡板一侧,就可以停止输送页岩气,进行瓶体更换。本实用新型省去人力成本,更加安全,而且可以有效防止页岩气流入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的这一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科源工程技术测试中心,未经四川省科源工程技术测试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666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药品质量管理用抽取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轻烃裂解装置中工艺水的净化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