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护头盔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263450.7 | 申请日: | 2020-07-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639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 发明(设计)人: | 张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瑶 |
| 主分类号: | A42B3/04 | 分类号: | A42B3/04;A42B3/12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黄珍丽 |
| 地址: | 2723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护 头盔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护头盔,涉及防护装置领域,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气囊,且气囊与主体接触位置处设置有保护垫,所述主体的外侧设置有连接扣,且连接扣的内部设置有延伸至外侧的一号固定带,所述另一侧连接扣的内部连接有延伸至外侧的二号固定带,所述主体的表面设置有透明板,且透明板与主体连接位置处设置有旋转座,所述主体的外侧位于透明板的上方设置有通风口,且主体远离透明板的一侧设置有电池盒。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电池与警示灯,在夜间行驶佩戴头盔时,使用者按下按钮使其警示灯闪烁,避免在照明不好的路况行驶时,因后车视线不好对使用者造成身体伤害,对后车起到一个警示作用,避免出现车祸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护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护头盔。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摩托车头盔领域中,头盔是一个空心壳提,前方凸出的地方称为下巴保护部件,与壳提相连体的。佩戴时,下巴保护部件位于使用者的下巴前面,在冲撞中能够吸收冲击力,以及壳提对头部能够起到保护作用的一种设备。
现有的头盔设施技术不够完善,在外壳受到冲击力或者摩擦力时,对使用者头部的保护效果不够全面,从而造成对头部的伤害,使用者在夜间照明不是很好的路面行驶时,后面车辆因为各种原因看不清前方路面状况,从而造成对使用者的人身安全造成伤害,现需求一种可以对头部保护更好装置以及在夜间行驶时对后方车辆起到提醒装置的一种保护头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可以对头部保护更好装置以及在夜间行驶时对后方车辆起到提醒装置的问题,提供一种防护头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护头盔,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气囊,且气囊与主体接触位置处设置有保护垫,所述主体的外侧设置有连接扣,且连接扣的内部设置有延伸至外侧的一号固定带,所述另一侧连接扣的内部连接有延伸至外侧的二号固定带,所述主体的表面设置有透明板,且透明板与主体连接位置处设置有旋转座,所述主体的外侧位于透明板的上方设置有通风口,且主体远离透明板的一侧设置有电池盒,且电池盒的内部设置有电池,所述电池盒的外侧连接有按钮,且按钮的下方设置有警示灯,所述主体的内部设置有连接盘,且连接盘与主体内壁通过松紧带连接。
优选地,所述一号固定带的底端设置有卡扣,且一号固定带与二号固定带通过卡扣连接。
优选地,所述通风口数量为多组,且多组通风口等距分布在主体的外侧。
优选地,所述透明板与主体通过连接扣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松紧带的两侧均设置有海绵垫。
优选地,所述警示灯数量为三组,且三组警示灯等距分布在电池盒的外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气囊,在使用者佩戴头盔时且头部受到摩擦力或者冲撞力时,头盔内部气囊可以起到缓冲或者释放所造成的冲击力,或者设备外壳破裂,其保护垫保护气囊的完整,使其内部气囊可以对摩擦力或者冲撞力做一个反弹力,从而保证使用者的头部的安全;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电池与警示灯,在夜间行驶佩戴头盔时,使用者按下按钮使其警示灯闪烁,避免在照明不好的路况行驶时,因后车视线不好对使用者造成身体伤害,对后车起到一个警示作用,避免出现车祸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体;2、旋转座;3、连接扣;4、一号固定带;5、气囊;6、通风口;7、透明板;8、二号固定带;9、电池盒;10、电池;11、按钮;12、警示灯;13、松紧带;14、连接盘;15、保护垫。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瑶,未经张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634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实验材料整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咖啡机用减震补强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