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鱼竿前堵头防丢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62121.0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374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赵伟;简思鑫;谭克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浪尖智能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87/00 | 分类号: | A01K8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科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85 | 代理人: | 李晓林 |
地址: | 40000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鱼竿 前堵头防丢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鱼竿的技术领域,公开了鱼竿前堵头防丢结构,包括前堵头,前堵头包括插设在鱼竿前端孔内中的前插设段以及置于鱼竿外部的前外置段;前外置段具有朝外布置的外端面,前外置段的外端面上凸设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上活动连接有失手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前堵头防丢结构,通过前插设段,将前堵头安装在鱼竿的前端孔中,前外置段显露在鱼竿外部,当前堵头从鱼竿上拆卸下来以后,用户可以直接通过失手环手持着,或者固定在其他物体上,可以有效防止前堵头丢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鱼竿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鱼竿前堵头防丢结构。
背景技术
鱼竿的堵头包括前堵头和后堵头,顾名思义,前堵头与后堵头是分别塞在鱼竿的前端及后端上的。
现有技术中,鱼竿在使用过程中,前堵头取下之后,往往是放在一边,特别容易丢失,同时,鱼竿在使用过程中一般有头重脚轻的情况,时间久了之后手腕会酸痛,造成肌肉疲劳;还有,鱼竿使用后会有水渍残留,如果直接用前堵头将鱼竿的前端封闭,这样,水汽散发不出去,导致鱼竿腐蚀老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鱼竿前堵头防丢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鱼竿的前堵头容易丢失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鱼竿前堵头防丢结构,包括前堵头,所述前堵头包括插设在鱼竿前端孔内中的前插设段以及置于鱼竿外部的前外置段;所述前外置段具有朝外布置的外端面,所述前外置段的外端面上凸设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上活动连接有失手环。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柱凸设在所述前外置段的外端面的中心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柱中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失手环活动穿过所述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中穿设有多个所述失手环。
进一步的,所述鱼竿前堵头防丢结构包括固定套,多个所述失手环活动穿过所述固定套。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柱具有朝外的外端面,所述安装柱的外端面贴附有反光层。
进一步的,所述前外置段的外端面设置有孔位,所述安装柱的内端面凸设有凸块,所述凸块插设在所述孔位中,与所述孔位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凸块与安装柱的内端面的连接处设置有弹性圈,所述弹性圈环绕所述安装柱的外周布置;所述弹性全嵌入在所述孔位中,抵接着所述孔位的侧壁。
进一步的,所述孔位的底部设置有弹性层,所述凸块的底部抵压着所述弹性层。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层的中心位置具有凹陷区域,所述凸块的底部抵压着所述凹陷区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前堵头防丢结构,通过前插设段,将前堵头安装在鱼竿的前端孔中,前外置段显露在鱼竿外部,当前堵头从鱼竿上拆卸下来以后,用户可以直接通过失手环手持着,或者固定在其他物体上,可以有效防止前堵头丢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堵头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前堵头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浪尖智能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浪尖智能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621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样本卸载装置和样本分析仪
- 下一篇:一种防锈防滑丝的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