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串接式脱硫塔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261474.9 | 申请日: | 2020-07-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628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 发明(设计)人: | 吴沣;杨家山;程雅琳;杜国强;朱欣欣;张谦;徐艳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开炭新材料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50 | 分类号: | B01D53/50;B01D53/82 |
| 代理公司: | 郑州欧凯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66 | 代理人: | 李宣宣 |
| 地址: | 475002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串接式 脱硫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串接式脱硫塔,解决的问题是传统的干法脱硫技术的脱硫效率低,反应速度较慢、设备庞大,且容易产生硫酸盐气溶胶,导致空气的二次污染。本实用新型包括密闭窑体,密闭窑体顶部社会有上联通管道、底部设有下联通管道,密闭窑体内部分割成若干个塔室单元,所述的塔室单元内设有坯料垛,所述的坯料垛为蜂窝保温砖湿坯料垛;所述的上联通管道和下联通管道上分别设有若干个管道截流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干式脱硫方法用水量少,不产生脱硫废水,且不产生硫酸盐气溶胶,不会导致二次污染。且采用的脱硫塔无需液体流动相,不易堵塞,运行稳定可靠,维护费用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脱硫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串接式脱硫塔。
背景技术
含硫废气主要来自火力发电厂、钢铁厂、金属冶炼厂、化工厂、水泥广及工业和民用锅炉等,含硫化合物包括硫化氢、二氧化硫、三氧化琉、硫酸、亚硫酸盐、硫酸盐和有机硫气溶胶。以SO2为主,未经处理排放的含硫废气气味大,严重污染环境和影响人体健康。
通过对国内外脱硫技术以及国内电力行业引进脱硫工艺试点厂情况的分析研究,目前脱硫方法一般可划分为燃烧前脱硫、燃烧中脱硫和燃烧后脱硫等3类。
脱硫中燃烧后脱硫,又称烟气脱硫(Flue gas desulfurization,简称FGD),在FGD技术中,按脱硫剂的种类划分,可分为以下五种方法:以CaCO3(石灰石)为基础的钙法,以MgO为基础的镁法,以Na2SO3为基础的钠法,以NH3为基础的氨法,以有机碱为基础的有机碱法。世界上普遍使用的商业化技术是钙法,所占比例在90%以上。
按吸收剂及脱硫产物在脱硫过程中的干湿状态又可将脱硫技术分为湿法、干法和半干(半湿)法。湿法FGD技术是用含有吸收剂的溶液或浆液在湿状态下脱硫和处理脱硫产物,该法具有脱硫反应速度快、设备简单、脱硫效率高等优点,但普遍存在腐蚀严重、运行维护费用高及易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
传统的干法脱硫技术的脱硫吸收和产物处理过程中会对设备造成腐蚀,脱硫效率低,反应速度较慢、设备庞大,且容易产生硫酸盐气溶胶,导致空气的二次污染。
工业废渣是指在工业生产中,排放出的有毒的、易燃的、有腐蚀性的、传染疾病的、有化学反应性的以及其他有害的固体废物;粉煤灰便是常见的工业废渣之一,粉煤灰是从煤燃烧后的烟气中收捕下来的细灰,粉煤灰是燃煤电厂排出的主要固体废物。我国火电厂粉煤灰的主要氧化物组成为:SiO2、Al2O3、FeO、Fe2O3、CaO、TiO2等。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燃煤电厂的粉煤灰排放量逐年增加,成为我国当前排量较大的工业废渣之一。大量的工业废渣如粉煤灰不加处理,就会产生扬尘,污染大气;若排入水系会造成河流淤塞,而其中的有毒化学物质还会对人体和生物造成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的干法脱硫技术的脱硫效率低,反应速度较慢、设备庞大,且容易产生硫酸盐气溶胶,导致空气的二次污染,提供一种用水量少,不产生脱硫废水,且不产生硫酸盐气溶胶,不会导致二次污染的串接式脱硫塔。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串接式脱硫塔,包括密闭窑体,密闭窑体顶部社会有上联通管道、底部设有下联通管道,密闭窑体内部分割成若干个塔室单元,所述的塔室单元内设有坯料垛,所述的坯料垛为蜂窝保温砖湿坯料垛;所述的上联通管道和下联通管道上分别设有若干个管道截流阀;
所述的上联通管道左端设有烟气总入口,下联通管道右端设有烟气总出口。
所述的相邻塔室单元之间通过隔离墙分开,所述每个隔离墙的上方和下方均对应设有管道截流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开炭新材料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开炭新材料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614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质灾害实时监测预警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通道的测试工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