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湖泊底质采样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252320.3 | 申请日: | 2020-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800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 发明(设计)人: | 庞燕;夏建东;项颂;陈书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1N1/08 | 分类号: | G01N1/08;G01N1/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7 | 代理人: | 申星宇 |
| 地址: | 10001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湖泊 底质 采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湖泊底质采样器,包括左抓斗、右抓斗,左抓斗与右抓斗可转动连接,所述左抓斗、右抓斗均呈一侧开口的空心半圆柱状且左抓斗、右抓斗开口相对设置,左抓斗、右抓斗顶端边缘均设置有连接板且通过设置在连接板上的连接通孔销轴连接,连接板呈圆弧状,连接板的一端与左抓斗或右抓斗顶端连接,连接板的另一端与设置在左抓斗、右抓斗上方的抓斗尾柄的一端连接,抓斗尾柄的另一端与第一牵拉绳的一端连接;连接板上方设置有活动拉环,活动拉环顶端与第二牵拉绳的一端通过斜钩挂接,活动拉环底端设置有扩撑件且扩撑件位于连接板下方,第二牵拉绳的另一端以及第一牵拉绳的一端均与主拉绳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污染研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湖泊底质采样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彼德逊采泥器在采样时,利用抓斗触底后抓斗尾部勾环与拉绳脱落继而上提带回土样的方法进行取泥。但是,实际应用时勾环与揽绳并不易脱离,并且其在进行抓合时依靠抓斗壁重作为抓合力,在取样器回拉过程会出现因抓合力不足导致损失泥样或采不到泥样的情况发生,在深水区采样时会严重降低采样工作的工作效率。可见,开发一种提高抓合效率的采集设备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效果更好的湖泊底质采样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湖泊底质采样器,包括左抓斗、右抓斗,左抓斗与右抓斗可转动连接,所述左抓斗、右抓斗均呈一侧开口的空心半圆柱状且左抓斗、右抓斗开口相对设置,左抓斗、右抓斗顶端边缘均设置有连接板且通过设置在连接板上的连接通孔销轴连接,连接板呈圆弧状,连接板的一端与左抓斗或右抓斗顶端连接,连接板的另一端与设置在左抓斗、右抓斗上方的抓斗尾柄的一端连接,抓斗尾柄的另一端与第一牵拉绳的一端连接;连接板上方设置有活动拉环,活动拉环顶端与第二牵拉绳的一端通过斜钩挂接,活动拉环底端设置有扩撑件且扩撑件位于连接板下方,第二牵拉绳的另一端以及第一牵拉绳的一端均与主拉绳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拉环包括固定环、第一连接杆、重力块、第二连接杆、扩撑件,固定环与斜钩挂接,固定环通过第一连接杆与重力块固定连接,重力块通过第二连接杆与扩撑件固定连接;扩撑件呈矩形板状或圆形板状。
进一步的,所述左抓斗、右抓斗销轴连接后,与左抓斗连接的抓斗尾柄位于右抓斗顶端上方,与右抓斗连接的抓斗尾柄位于左抓斗顶端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抓斗尾柄呈弯曲圆弧状且抓斗尾柄的弯曲方向与连接板的弯曲反向相反。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牵拉绳的长度短于第一牵拉绳的长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进行采样操作时,首先通过第二牵拉绳底端的斜钩与活动拉环顶端挂接,活动拉环底端的扩撑件在第二牵拉绳的作用下向上挤压连接板底端,连接板在挤压力作用下带动抓斗旋转,左抓斗、右抓斗张开;然后松动主拉绳下落,沉到水底时左抓斗、右抓斗底端与水底相接触,第二牵拉绳继续向下令斜钩脱离活动拉环顶端,活动拉环底端的扩撑件下落;最后回拉主拉绳,此时第一牵拉绳带动抓斗尾柄的上升,抓斗尾柄在牵拉力的作用下绕销轴旋转,从而使得左抓斗、右抓斗闭合,继续拉动主拉绳即可将闭合的左抓斗、右抓斗拉出,完成采样操作;整个采样过程操作简单,并且有效增强了左抓斗、右抓斗的抓合力,避免了因抓合力不足导致取样失败的状况发生,提高了采样工作的工作效率;同时通过采用斜钩与活动拉环顶端挂接的设计,在下落时很容易与活动拉环顶端脱离,避免了因挂钩没有脱离活动拉环导致采样失败的状况发生,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523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