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灯珠、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250371.2 | 申请日: | 2020-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559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 发明(设计)人: | 付文静;李泽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视维新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宋朝政 |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灯珠 背光 模组 显示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灯珠、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其中,灯珠包括支架、发光芯片、封装层及光线调节层;支架开设有容置槽;发光芯片设于容置槽的底部;封装层填充容置槽并包裹发光芯片;光线调节层设于封装层的外表面,以对发光芯片发出的部分光线进行反射,部分光线进行透射;光线调节层的厚度由中部至边缘的方向逐渐递减。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封装层的外表面设置光线调节层,该光线调节层能够将发光芯片发出的部分光线进行反射,可以实现增大了光线的出光角度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灯珠、应用该灯珠的背光模组及应用该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电视的背光方式主要为侧入式和直下式两种。侧入式背光方式主要是将灯源置于侧边,虽然能够使得液晶电视实现薄型化,但是无法实现较多的分区控制;直下式背光方式主要是将光源设于背板底部,但是由于传统的LED(发光二极管)灯的发光角度一般较小,则相邻两个LED灯之间的距离不能设置过大,从而需要设置较多的LED灯才可实现较好的出光效果,提高了生产成本。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灯珠,旨在改善发光角度较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灯珠,包括支架、发光芯片、封装层及光线调节层;所述支架开设有容置槽;所述发光芯片设于所述容置槽的底部;所述封装层填充所述容置槽并包裹所述发光芯片;所述光线调节层设于所述封装层的外表面,以对所述发光芯片发出的部分光线进行反射,部分光线进行透射;所述光线调节层的厚度由中间至边缘的方向逐渐递减。
可选地,所述光线调节层包括连接部和设于所述连接部内的多个反射粒子,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封装层的外表面,所述连接部的厚度由中部至边缘的方向逐渐递减。
可选地,所述封装层的顶面包括中心部和设于所述中心部边缘的边缘部,所述光线调节层至少覆盖所述中心部。
可选地,所述光线调节层仅覆盖所述中心部。
可选地,所述发光芯片设于所述容置槽底部的中心,所述光线调节层相对所述容置槽的中轴线呈对称结构。
可选地,所述支架为透明支架;和/或所述封装层为透明封装层;和/或所述封装层的顶面呈弧面。
可选地,所述封装层的弧面边缘与所述支架抵接。
可选地,所述弧面突出所述支架的顶部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背光模组,包括电路板、反射层、扩散板、光学膜片及上述的灯珠,所述灯珠和所述反射层设于所述电路板的同一侧,所述发光芯片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扩散板设于所述灯珠背离所述电路板的一侧,所述光学膜片设于所述扩散板背离所述灯珠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背光模组。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支架上开设有容置槽,且发光芯片设于容置槽底部、封装层填充容置槽并包裹发光芯片,则可对设于容置槽内的发光芯片具有较好的保护效果,且还能保证发光芯片发出的光线能够通过容置槽的开口照射出去。进一步地,通过在封装层的外表面设置光线调节层,且该光线调节层能够将发光芯片发出的部分光线进行反射,对发光芯片发出的另一部分光线进行透射,则使得发光芯片原本的出光角度以外的地方也有光线射出,从而使得灯珠的发光角度较大。进一步地,通过将光线调节层的厚度由中部至边缘的方向逐渐递减,则实现了降低灯珠中部的亮度、尽可能使得灯珠各个方向的光亮较为均匀的效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视维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惠州视维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503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电缆滑动式自动测斜系统
- 下一篇:背光模组和显示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