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倾斜工况下的双通道排气注浆锚杆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47038.6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985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林广东;何军;白雅伟;李国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21/00 | 分类号: | E21D21/00;E21D20/02;E02D5/7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李红霖 |
地址: | 100102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倾斜 工况 双通道 排气 注浆锚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倾斜工况下的双通道排气注浆锚杆,包括锚头,锚头一端连接有锚杆体,所述锚杆体中具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通道上开设有第一开口,第二通道上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处分别处设置有一个顶门,初始状态下,两个分别顶门将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封闭,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中均设置有用于推动顶门的施力装置。可充分克服传统制样装置的缺点,由锚头、空心双通道锚杆体、两个开口、两个通道、止浆塞、垫板、螺母及封底组成。组成完备,通过在锚杆体中预留排气通道,使得锚杆浇筑过程彻底改变过去一直存在的不密实的问题,保证锚杆达到设计的强度,更加充分的发挥锚杆的拉结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倾斜工况下的双通道排气注浆锚杆。
背景技术
锚杆在房建工程、隧道工程、公路工程以及水利工程中的边坡、超前开挖段、基坑等支护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锚杆经常在使用过程中与水平面成一定夹角,因此在灌浆过程中往往存在不能灌注密实的问题。现有的锚杆一般由实心的钢制制成,在完成锚杆安装之后进行注浆的时候,常常由于锚杆并不一定水平,而导致锚杆注浆中混入大量孔洞,达不到预期的拉结效果,孔洞主要分布在已经固化的混凝土内部,相当于是本来应该密实的混凝土内部混入了大量的空洞,其次是由于混凝土不能浇筑到每个地方,引起混凝土不连续,在本应填满混凝土的地方被空出来,形成孔洞。
现有的锚杆由于没有排气功能,因此在锚杆注浆过程中导致局部气体无法排出,最终形成气腔导致浇筑不密实,造成强度降低,其次混凝土浇筑属于隐蔽工程,一旦浇筑以后,难以进行检测,因此容易留下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倾斜工况下的双通道排气注浆锚杆,具体指一种可以用于实际工程中倾斜安装的锚杆,可有效防止由于倾斜而引起的混凝土锚杆混凝土浇筑不密实及砂浆存在气孔甚至气腔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用于倾斜工况下的双通道排气注浆锚杆,1.一种用于倾斜工况下的双通道排气注浆锚杆,其特征在于,包括锚头,所述锚头一端连接有锚杆体,所述锚杆体中具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上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二通道上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处分别处设置有一个顶门;初始状态下,两个顶门分别将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封闭,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中均设置有用于推动顶门的施力装置。
进一步的,施力装置包括连杆和固定在顶门内壁的垫块,所述连杆包括铰接的第一施力连杆和第二施力连杆,第一施力连杆和第二施力连杆的第一端铰接,第二施力连杆的第二端位于垫块一侧。
进一步的,第一开口设置在靠近锚头一端,第二开口设置在远离锚头的一端。
进一步的,锚杆体远离锚头的一端连接有止浆塞和垫板。
进一步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入口处安装有封底。
进一步的,锚杆体具有外螺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一种用于倾斜工况下的双通道排气注浆锚杆,由锚头、空心双通道锚杆体、两个开口、两个通道、止浆塞、垫板、螺母及封底组成。通过在锚杆体中预留排气通道,使得锚杆浇筑过程彻底改变过去一直存在的不密实的问题,保证锚杆达到设计的强度,更加充分的发挥锚杆的拉结作用。通过在锚杆中设置了双通道分别用于注浆及排气,气体均在混凝土注入的过程中,空间被压缩,因此气压或增加,气体会自动从排气口及通道排出,使得锚杆顺利完成浇筑过程,保证浇筑的密实度和强度,最大程度的发挥锚杆在实际工程中的拉结作用。
进一步的,施力装置包括连杆和固定在顶门内壁的垫块,连杆包括铰接的第一施力连杆和第二施力连杆,第一施力连杆和第二施力连杆第一端铰接,第二施力连杆第二端位于垫块一侧,该施力装置操作方便,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长安大学,未经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470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