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综合能源控制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246348.6 | 申请日: | 2020-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495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 发明(设计)人: | 占玉兵;张浩;盛昕炜;赵翔;蔡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 地址: | 21000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综合 能源 控制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综合能源控制器装置,包括主控模块、载波通信模块、交流采样模块、若干I/O模块、若干通信模块;所述交流采样模块、交流采样模块和主控模块依次连接;若干I/O模块和若干通信模块一一串接后连接所述主控模块;所述连接或串接为拔插式连接。优点:本实用新型的各模块均可热插拔,适用于各种对空间要求较高的紧凑布局场合;模块与模块之间全部采用硬连接,无需接线,现场维护方便;单只模块空间大,布板灵活、功能扩展性强;可拼接模块数量多,能够满足现场各种功能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综合能源控制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采用导轨式、全模块化、硬连接、拼装连接方式,能够满足综合能源各种场景(包括商业楼宇、工业企业及园区、电动汽车有序充电、分布式光伏、储能等)不同能源客户的数据采集、汇聚、计算和控制功能的能源控制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采集、控制及相关配用电领域的装置大多以表计型结构为主,如电能表、采集器、集中器、配电台区终端等,此种表计型装置结构目前有两种主流结构形式,一种是传统的结构形式,其典型特征是采用三点式挂钩安装,最多支持2个模块插拔,由于采用堆叠式垂直插拔连接方式受制于装置高度限制,模块空间小;另一种是采用模组化总线连接结构形式,其典型特征也是采用三点式挂钩安装,最多可支持3~5个模块插拔,同样受制于装置高度限制,模块空间小,不利于PCB布局。这两种装置结构在配用电及综合能源领域目前已经应用广泛,并且具有一定优点,但是现有装置结构,存在以下缺陷:
(1)现有装置结构最多只能支持2个或5个模块的连接,对于现场有更多通信或功能需求的场合,模块扩展受限。
(2)现有装置结构模块数量固定,不能根据现场实际需求进行增减配置,应用不够灵活,使用成本较高。
(3)现有装置结构,模块和主板采用堆叠式垂直插拔连接,受限于整个装置的厚度,模块厚度不能设计的太厚,影响模块通用性,不利于内部元器件布局和设计,且影响模块和整机性能。
(4)现有装置结构采用三点式固定安装,纵向尺寸一般大于横向尺寸,不利于在各种机箱内的布局和接线,不如导轨式安装和接线方便。
(5)由于接线端子座和整个装置是一体式结构,在装置出现故障需要拆卸维护时需要拆下所有导线,接线不方便且存在安全隐患,不如拼接式全模块化结构分离安全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综合能源控制器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综合能源控制器装置,包括主控模块(22)、载波通信模块(23)、交流采样模块(24)、若干I/O模块(25)、若干通信模块(26);
所述交流采样模块(24)、交流采样模块(24)和主控模块(22)依次连接;
若干I/O模块(25)和若干通信模块(26)一一串接后连接所述主控模块(22);
所述连接或串接为拔插式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主控模块(22)、载波通信模块(23)、交流采样模块(24)、若干I/O模块(25)、若干通信模块(26)的相对侧同一位置均设有拼接插槽。
进一步的,还包括连接排针(27),所述连接排针(27)分别连接两个相邻模块的拼接插槽,用于进行数据通信。
进一步的,所述主控模块(22)、载波通信模块(23)、交流采样模块(24)、若干I/O模块(25)、若干通信模块(26)的底部设有导轨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导轨结构采用DIN35标准导轨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导轨卡件采用塑料自锁结构(28)。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瑞集团有限公司;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南瑞集团有限公司;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463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称装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PU发泡原料的搅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