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于减振的珍藏品储藏展示微环境维持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245793.0 | 申请日: | 2020-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094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 发明(设计)人: | 王宽;李长勇;李蒨;郑筱彦;王枫;张亚齐;史乐贤;侯立群;温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D27/02 | 分类号: | G05D27/02;A47F3/04;F28D20/02;F16F15/02;F16F15/027;F16F15/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壹川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65 | 代理人: | 贾彦虹 |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适于 珍藏品 储藏 展示 环境 维持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于减振的珍藏品储藏展示微环境维持系统,包括珍品馆藏区,珍品馆藏区与外界热隔绝,维持有第一温度范围,并相对于外界保持正压;珍品馆藏区内布设有多个相变微环境柜,各相变微环境柜面向观众的柜面具有第一固液相变温度,其他柜面具有第二固液相变温度,第一固液相变温度<第一温度范围<第二固液相变温度,其内部从下至上依次设有蓄冷保温箱体、控温隔减震支座和珍藏品储藏展示基座。本实用新型可在不同的环境下全天候维持文物的储藏展示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于减振的珍藏品储藏展示微环境维持系统,属于文物馆藏环境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博物馆文物储藏量巨大。据统计,全国约有51%的馆藏文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腐蚀霉变,造成的损失难以估量,储存环境亟待改善。
微环境是指能够通过地点和一组环境指标来明确定义的环境,该环境指标可以测量得到。在这个环境内,各环境指标都能采用统一参数来描述。就文物保护而言,文物微环境指的是一个存放空间,如博物馆的展柜和储藏窒等小型密闭空间。研究表明,文物对其微环境内的温度、相对湿度、光照强度和有害气体浓度等环境指标十分敏感,特别是温度和相对湿度。因此,需对文物的存放微环境进行控制。
目前的微环境维持系统没有考虑辐射温度和空调系统风速的影响,仅主要测量储藏环境的干球温度和相对湿度,这些温湿度其实并不是真正的文物表面的温湿度,与文物表面的温湿度存在较大差异,以此为文物储藏环境控制的依据存在缺陷。
衡量人体舒适程度经常用到体感温度的概念。体感温度的计算公式为:Tg=Ta+Tr+Tu-Tv,其中,Tg为体感温度;Ta为气温;Tr为辐射作用对体感温度的修正;Tu为湿度对体感温度的修正;Tv为风速对体感温度的修正。体感温度详细计算方法参见《环境气象学与特种气象预报》(吴兑,邓雪娇著,北京:气象出版社2001)第165页。类似地,在文物保护领域,目前一般仅对文物保存环境的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进行控制,而不是文物表面真实的温湿度,且未考虑空气流速和辐射温度,而空气流速和辐射温度却对文物的长期完好保存有着较大影响,不考虑二者对文物储藏环境的作用将会对文物的保护存在不利影响。
此外,博物馆珍品库和字画保管库等高价值文物库房在遭遇地震时,缺乏有效的应急安全保障措施。地震灾害对文物具有极大危害,会造成文物直接破损,现有技术对文物的减隔震保护缺乏有效手段。鉴于此,有必要开发一种能减振的珍藏品储藏展示微环境维持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适于减振的珍藏品储藏展示微环境维持系统,通过温度可调的相变微环境柜维持其内储藏展示的珍藏品的体感温度,并在感知到发生地震时能自动为珍藏品提供保护措施,可适应珍藏品平时恒温恒湿珍藏,地震时减隔震等多种需要,可在不同的环境下全天候维持文物的储藏展示安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于减振的珍藏品储藏展示微环境维持系统,包括珍品馆藏区,所述珍品馆藏区与外界热隔绝,维持有第一温度范围,并相对于外界保持正压;所述珍品馆藏区内布设有多个相变微环境柜,各所述相变微环境柜面向观众的柜面具有第一固液相变温度,其他柜面具有第二固液相变温度,所述第一固液相变温度<所述第一温度范围<所述第二固液相变温度,其内部从下至上依次设有蓄冷保温箱体、控温隔减震支座和珍藏品储藏展示基座。
进一步地,各所述相变微环境柜内的温度维持在第二温度,所述第二温度基于珍藏品体感温度且位于所述第一温度范围内。
进一步地,所述珍藏品体感温度Tgw=Taw+Trw+Tuw-Tvw,其中,Tgw为珍藏品体感温度,Taw为环境干球温度,Trw为辐射作用对体感温度的修正值,Tuw为湿度对体感温度的修正值,Tvw为风速对体感温度的修正值。
进一步地,各所述相变微环境柜连通至氮气控温湿过滤装置,以通过充入具有设定温度的氮气来维持所述第二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457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