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隧道涌水堵漏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245048.6 | 申请日: | 2020-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837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 发明(设计)人: | 王福州;方圆;李大炯;王福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福州 |
| 主分类号: | E21D11/38 | 分类号: | E21D11/38;E21D11/10 |
| 代理公司: | 郑州隆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43 | 代理人: | 项丽丽 |
| 地址: | 450041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堵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隧道涌水堵漏装置,包括导套、阀门和堵漏组件,所述导套呈圆管状,导套圆周侧壁外侧设置有环形的容纳槽,所述阀门安装于导套下端,所述堵漏组件对应设置于导套的容纳槽处,所述堵漏组件包括支脚和膨胀密封垫,所述支脚呈平板状,支脚位于导套的容纳槽内,支脚上端通过扭簧铰接于导套的容纳槽上端,若干个支脚以导套的中轴线为中心圆周阵列设置,所述膨胀密封垫套合于导套圆周侧壁外侧且位于导套的容纳槽上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或至少减轻减轻隧道堵漏应急抢险无法迅速处理的问题,提供一种隧道涌水堵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施工及运营维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涌水堵漏装置。
背景技术
隧道施工中,经常遇到突发涌水的情况,目前隧道堵漏应急抢险常规技术是通过无机速凝材料或有机快速固化膨胀材料对漏水点进行封堵,这种方法施工时间长,很难迅速处理,涌水量较大时会水淹设备,造成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解决或至少减轻隧道堵漏应急抢险无法迅速处理的问题,提供一种隧道涌水堵漏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隧道涌水堵漏装置,包括导套、阀门和堵漏组件,所述导套呈圆管状,导套圆周侧壁外侧设置有环形的容纳槽,所述阀门安装于导套下端,所述堵漏组件对应设置于导套的容纳槽处;
所述堵漏组件包括支脚和膨胀密封垫,所述支脚呈平板状,支脚位于导套的容纳槽内,支脚上端通过扭簧铰接于导套的容纳槽上端,若干个支脚以导套的中轴线为中心圆周阵列设置,所述膨胀密封垫套合于导套圆周侧壁外侧且位于导套的容纳槽上方。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可优先选用以下技术方案:
优选的,所述堵漏组件为沿导套轴向阵列设置的多个。
优选的,所述膨胀密封垫为吸水膨胀树脂制成的圆环状。
优选的,所述导套的容纳槽的深度值大于支脚的厚度值;
支脚处于完全收合状态时,支脚内壁抵至导套的容纳槽的底面;
支脚处于完全弹出状态时,支脚外壁抵至导套的容纳槽的上端面。
优选的,所述支脚远离其与导套铰接处的一端呈锯齿状。
优选的,所述支脚的锯齿状的缺口形状呈三棱锥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为预制成型的装置,当隧道发生涌水时,选取适当直接和长度的本实用新型,将本实用新型插入涌水的空洞内部,此时阀门处于开启状态,到达合适的位置时,支脚由扭簧带动向外弹出,将导套固定在涌洞内,此时阀门位于涌洞外侧,导套位置固定后关闭阀门;膨胀密封垫吸水变大将导套与涌洞之间的间隙封堵,在水流的压力下,膨胀密封垫贴向支脚,水压越大密封性越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隧道涌水堵漏装置的完全收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隧道涌水堵漏装置的完全收合状态的结构剖视图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隧道涌水堵漏装置的完全弹出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隧道涌水堵漏装置的完全弹出状态的结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隧道涌水堵漏装置的导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隧道涌水堵漏装置的支脚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导套;2-阀门;3-支脚;4-膨胀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福州,未经王福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450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元器件吸取机械
- 下一篇:发声器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