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清理结构梁底水瓶的工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240576.2 | 申请日: | 2020-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971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 发明(设计)人: | 陈书彪;陈忠凯;郑宇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六建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21/00 | 分类号: | E04G21/00;E04G21/24 |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 代理人: | 王义星 |
| 地址: | 350005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清理 结构 底水 工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清理结构梁底水瓶的工具,包括插杆、套管和钢条,其特点为插杆包括圆钢筋和尖头,尖头为圆锥体,圆钢筋下端与尖头的底面焊接,在圆钢筋的上部侧面钻有一个孔;套管下端等分焊接有四根钢条,套管套在圆钢筋外;四根钢条下端分别与插杆的尖头的底面相应处点焊连接;所述的套管能在下压时使其下方的四根钢条受压弯曲且达到圆钢筋的孔露出来后并能用钉子穿入孔中固定套管而防止钢条回弹。本实用新型体积小,携带与操作方便,可以解决建筑施工过程中梁底钢筋绑扎后水瓶难以清理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行业主体结构施工领域,适用于结构梁底钢筋绑扎施工完成后,梁底较高难以对梁底水瓶进行清理的情况。
背景技术
在日常的建筑施工中,经常会遇到结构梁钢筋绑扎完成后,由于工人普遍素质不高,会对水瓶随意丢弃,特别是梁底会产生一些水瓶,这些水瓶必须清理出来否则浇筑完混凝土后就会在结构梁里产生空洞,对结构危害很大。但是由于水瓶容易滑落、梁中钢筋较多或梁底深度较大等原因,使用平常的夹具、插钎很难将水瓶从梁底取出,导致拆模后结构中会有较大空洞等严重质量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方法简便、清理水瓶效果佳的新型清理结构梁底水瓶的工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清理结构梁底水瓶的工具,包括插杆、套管和钢条,其特征在于:插杆包括圆钢筋和尖头,尖头为圆锥体,圆钢筋下端与尖头的底面焊接,在圆钢筋的上部侧面钻有一个孔;套管下端等分焊接有四根钢条,套管套在圆钢筋外;四根钢条下端分别与插杆的尖头的底面相应处点焊连接;所述的套管能在下压时使其下方的四根钢条受压弯曲且达到圆钢筋的孔露出来后并能用钉子穿入孔中固定套管而防止钢条回弹。在建筑施工中,浇筑混凝土前需要对梁底垃圾进行清理,但是由于水瓶容易滑落、梁中钢筋较多或梁底深度较大等原因,使用平常的夹具、插钎很难将水瓶从梁底取出,采用本工具可以轻松解决建筑施工过程中梁钢筋绑扎后水瓶难以清理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装置简单体积小,便于携带,对环境无污染,成本低廉,对于解决建筑施工过程中结构梁底水瓶难以清理的问题作用显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插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套管与钢条焊接后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套管与钢条焊接后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尖头与钢条焊接后截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使用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施工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新型清理结构梁底水瓶的工具,包括圆钢筋1、尖头2、套管3、钢条4。如图1所示,圆钢筋1直径10mm、长度1m,在其上端离尾部115mm钻一个直径4mm的孔5;尖头2是由直径14mm、长度20mm的圆钢磨成的锥形体,圆钢筋1与尖头2首尾中心对准焊接起来,圆钢筋1和尖头2组合构成本实用新型的插杆;如图2所示,套管3为外径15mm、内径11mm、壁厚2mm、长度为900mm的圆钢管,钢条4长30mm、宽3mm、高2mm,一共有四根,钢条4一端与套管3一端点焊连接,两者连接的截面示意图如图3。如图4,将插杆穿入套管3中,钢条4另一端与尖头2尾部点焊连接,点焊连接的截面示意图如图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六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六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405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