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孔多管多层污染修复井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239081.8 | 申请日: | 2020-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099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 发明(设计)人: | 孙小华;王立发;贾三满;彭新明;刘清俊;孟美杉;佟雪健;顾海波;白江伟;史超;刘芬芬;张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院 |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E02D31/00;E02D31/02;C02F103/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捷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3 | 代理人: | 齐胜杰 |
| 地址: | 10019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孔 多层 污染 修复 | ||
1.一种单孔多管多层污染修复井,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修复井内部的大口径井管(1)、设置于大口径井管(1)内部的数个小口径井管(2)、砾料层(3)、止水层(4)和阻隔层(5);
修复井井壁(6)与大口径井管(1)之间、以及大口径井管(1)与数个小口径井管(2)之间,从修复井底部往上交替填充有数层砾料层(3)和止水层(4);
每层砾料层(3)与每层止水层(4)之间设置有阻隔层(5);
每个所述小口径井管(2)的长度不同,分别延伸至大口径井管(1)内的不同深度的砾料层(3)中,用于将微气泡、热空气或药剂注入到地下不同深度的含水层,以修复不同深度含水层内的污染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孔多管多层污染修复井,其特征在于,
所述大口径井管(1)和小口径井管(2)的上端面均高于地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孔多管多层污染修复井,其特征在于,
所述大口径井管(1)露出地面的高度低于小口径井管(2)露出地面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孔多管多层污染修复井,其特征在于,
所述大口径井管(1)的深度为6~20m,直径为30~50cm;所述小口径井管(2)的数量为2~5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孔多管多层污染修复井,其特征在于,
所述砾料层(3)与止水层(4)的层数相同,砾料层(3)与止水层(4)的层数与小口径井管(2)的数量呈对应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孔多管多层污染修复井,其特征在于,
所述砾料层(3)为水洗砂和/或石英砂,
所述阻隔层(5)为小直径止水粘土球,
所述止水层(4)为膨润土速凝水泥浆和/或止水粘土。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孔多管多层污染修复井,其特征在于,
所述砾料层(3)为三层时,每层砾料层(3)的厚度从下至上分别为1.5~4m、1~3m、1~3m。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孔多管多层污染修复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止水层(4)为三层时,每层止水层(4)的厚度从下至上分别为1~3m、1~3m、1~4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孔多管多层污染修复井,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口径井管(2)自下而上依次为小口径沉淀管、小口径滤水管、小口径井壁管;
所述小口径沉淀管的下端设置小口径封堵,小口径沉淀管的上端与小口径滤水管的下端连接,小口径滤水管的上端与小口径井壁管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单孔多管多层污染修复井,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口径井管(2)包括第一小口径井管(21)、第二小口径井管(22)、第三小口径井管(23),
第一小口径井管(21)的深度为6~20m,直径为2.5~5cm;
第二小口径井管(22)的深度为3.5~15m,直径为2.5~5cm;
第三小口径井管(23)的深度为1.5~10m,直径为2.5~5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院,未经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3908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转四平衡套筒扳手
- 下一篇:一种用于水果清洗机输送槽侧壁的打孔机





